最近辦公室的氛圍很是融洽,T和G兩個姑娘總能制造出讓大家噴笑的對話,兩個人的談話模式是互懟,互懟的過程讓周邊的我們看著只想樂呵呵的跟著笑,兩個姑娘在談話中也是一臉笑容。
比如互懟對話是這樣的:
“這個事情適合你去做,因為你就是戲精本人,喜歡在領導面前表現。”
“是的,奧斯卡到現在都缺我一個小金人。”
因為編制的問題,兩人共用一個OA賬號,一個在用時,另一個如果登陸了,前面的人就只有被迫下線。
“你又讓我被迫下線了,我自己的OA,卻絲毫沒有控制權,天理何在啊!”
“你應該感到榮幸,我以你的名義為你做了多少事情。”
“那是,你做錯的也是我的,不知道給你背了多少鍋”
.......
這些對話在日常是最普通的兩個人的對話,但是我卻發現,這種對話是自從G入職后就開始的。
以前辦公室大體是這樣的:
部門除了我和T之外,還有一個女生,三個女生和平相處,有事情基本上是輕聲細語的溝通,不親昵也不過于疏遠。
但是時間久了,一個隱隱的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女生都有些小心思,有時偶爾顧及不到的一句話,可能對方就上了心,稍許不舒服基本上就體現在了臉上和情緒上,辦公室的氛圍一時很奇怪。
G來了之后就變成了上面的樣子,T和G年齡相仿,自從G來了之后,好似T之前不為人知的風趣調侃的一面就被挖掘出來了,越來越可愛,敢愛敢恨。每天玩笑不斷,辦公室的氛圍好得不能再好。
去年部門年飯的時候,我還在感嘆,是什么原因讓部門環境越來越好,隱隱覺得就是這種互懟的溝通模式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互懟模式的溝通為什么會這么神奇,起到這么大的作用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互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情緒壓力
人都會有負面情緒,負面情緒發泄的方式也多種多樣,通過吵鬧的,自行消化的,購物的,暴飲暴食的等等。互懟的溝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將負面情緒發泄出來了,這種發泄是無意識的,可能不自覺就通過話語流淌出來了,或許當事人和周圍的人都沒有察覺。
?互懟無形中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近度
懟的時候,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說出來的話是在拿對方當自己人,只有自己人不會計較你無意的可能帶點輕微傷害的言語,也只有自己人會包容自己。
比如去年比較火的“吐槽大會”,說是吐槽,其實它是通過吐槽調侃的形式,在說笑當中來進行減壓。吐槽請的嘉賓大多都是和主咖比較親近的,只有親近的人吐槽,主咖才不會介意,反而會增加相互之間的關系。
互懟和吐槽大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種模式輕松自在,讓人在歡笑中,用懟的方式溝通,處理問題。
“你是豬嗎,蓋個章子,文件都拿錯了,蓋得是啥?”
“你個粉豬,這一定不是我蓋得。”
總之,在互懟模式溝通下,辦公室充滿了歡聲笑語。在歡聲笑語的氛圍里,工作愉悅,身心健康,我們都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