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在等待了1年多的時間,終于迎來了CEO第7期的課程,此時有種守得云開見月明的感覺。特別是第一課已顛覆了我的認知。我有個習慣也是一個刻意訓練吧,每課必做筆記,所以此處同樣附上我的課程筆記,希望可以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在不斷地跟隨俱樂部課程學習過程中,發現導師的提煉水平快速提升,課程有點高能,后續仍需反復聽方能吸收。
4個收獲
????? 談談參與課程的目的,從開始接觸到CEO的課程直至開課前,一直抱著通過系統化的學習,讓自己更快地提升價值,獲得更好的成長。直至本次課程,更堅定了我的學習——一切皆為價值。
收獲一:目的—目標—手段 ,從工作中一直被灌輸的是目標導向,所以工作以來非常地重視個人的目標。然而,卻獨獨忽略了目標背后的目的!!!更甚之,掉進了手段目標化的誤區。無論遇到什么事,先想到的是怎么做,而不是為什么。我想后續我將會通過這個進行自檢,不斷地糾正。
收獲二:人是通過價值交換實現價值的,沒有交換空談價值的實現 。如何交換?在信息時代,便是主動展示自己的價值,吸引需求者進行交換。而交換的前提,是擁有足夠的價值,價值的積累是交換的前提。這與我的目的正好一致,非常慶幸本次的選擇沒有掉入手段目標化的陷阱。
收獲三:價值=無差別的時間x無差別的行動。此處關鍵在于行動是否有效是否高效。一直關注時間管理,個人更多的側重點放在了時間上,就是盡可能地利用時間,不放過各種間隙,所以總是階段性的感覺很疲憊。殊不知,我的重點搞錯了!!在同樣的24小時內,更應關注行動是否有效,再而高效。無效的行動,加上高效,則可能讓自己偏離得原來越遠,徒勞無功。謹記!!!
收獲四:所謂的高效,不僅僅指效率。我同時想到了“不要用戰術上的努力來掩飾戰略上的無能”。過去總是積極地把自己的日計劃排得滿滿地,然后爭分奪秒地一個個地完成,每天有種疲于奔命的感覺。而對外,周圍的朋友親人皆覺得我是一個比較冷漠的人,現在想來真是有點得不償失的感覺。缺乏激情努力,原來也不是一條正確的路。幸好早點認識到這一點。
3點感受
積累:關于積累,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個人最缺乏的是積累。于是急躁的我各種培訓,各種書籍囫圇吞棗,填鴨式地對自己硬塞。然而,再多地努力卻似乎毫無起效。課程一開始重點強調的目的,如醍醐灌頂般把我澆醒了。目的!我的積累沒有目的,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沒想過,只要看到別人說這本書好,就先買回來看。
分享:我想我陷入了價值交換的一個誤區,首先自我限制了,還沒有開始分享就想別人不會需要,別人不喜歡。于是,我總是把自己縮起來。也是導致同事都覺得,相處了一年也不了解我的一個原因吧。我想我的下一步,需要放開自己,主動地分享。
快樂:掌控中的失控才完美。自從學習了掌控每一天后,在小組內每日計劃發布,然后按計劃完成,但是高強度持續一段時間后,偶有放松下來的時候,這時便會產生愧疚感。然后,再次復盤,如此反復。一直懷疑自己的學習是否失效了,課程上導師的話,讓我疑云頓消,解開了心結。攜著快樂與激情成長,才能有動力繼續前行。
2個轉變
嚴于律己,卻不追求完美。不能苛求別人,卻也要偶爾放過自己,允許自我放松。
不浮于目標與手段,深究背后的目的,攜著快樂的情緒走正確的方向。
我的行動
遇事先找目的后找目標,分解任務。運用此自查表刻意訓練,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