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
方洪波問馬云:怎樣才可以推動體制變革?(好像是這一類問題。。哎這記憶力)
馬云回答了一句:只要你想推動你就可以推動。
言簡意賅,無非是作為最高領導者是否具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不顧阻撓和萬難,不存疑慮和軟弱。當然前提是你看得遠看得準,從企業利益出發。
回想對任何人任何事不都如此嗎,只要你想,你就會開始,你就會即使茶飯不思也想完成。
除非你不想。因為一切都有方法達成,一切都可以習得。有時需要一點時間。但只要你在對的方向上堅持,你就一定可以抵達。
6月19日 ?三架馬車
1 動機是否強烈
2 如水般柔韌
3 迅速把那些自己沒經歷過的讓你挫折的東西拿起來放進自己的身體
6月16日 ?理性的商業思維
1、把周圍一切都看作資源,他們是屬于你的合作環境,打造自己的合作網絡,達到協同效應
2、一切人際關系的總和:你對別人有什么用(其他都是免談)
3、任何劣勢都有可能轉化為潛在的優勢,這就是自信的源頭,尋找、肯定和發揮個人獨特的東西
4、在市場上,要習慣把競爭對手忘了
5、行動比理念重要,因為不行動,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遇到什么,而下下一步的行動,是基于前面行動結果的調整與出發。
6月10日
要習慣相信你的團隊
習慣把對未來的恐懼放下
一切恐懼都是虛相。
要么行動要么睡覺。
噴薄興奮的荷爾蒙與深度休息的荷爾蒙都讓人感受活著。
6月4日
成功只是來源于一個非常簡單的要素,那就是單純。
摘自 陳春花《心定》
單純使人專注,專注容易有效率有方法
單純使人快樂,快樂讓人容易堅持
單純使人輕松,輕松容易有靈感
而單純,源于一個清晰的目標,于是有了方向,面對選擇時不容易左右不定,遇到挫折時不容易浪費情緒,別人做什么時不容易攀比妒忌。
孩子,你可以撒手去做很多事情,希望你做之前思考清楚了你為什么做它的理由,做的過程心無旁騖盡情享受。
5月26日 ?關于生氣
當你所信賴的某個人,因其引起的某件事與自己價值觀不符時,很容易瞬間激起反感和惱怒。
我以前覺得自己脾性很好,但偏執往往潛藏在事件發生和不經意當中。
固然我們做不到上師的如如不動,因為我們“看重”塵世里我們認為應該看重的東西,于我而言是原則和價值觀。
暫且放下對事件本身的追責和他人行為出發點的判斷,我能反觀和溯源的只有自己。
并告知自我,下次再發生同類事件,我可以如何至少免于“生氣”這個我們俗世認為“不好”的產物,讓自己自然快速地回歸軌道。
一、主動意識
事件發生的當下,我們極其容易陷入“我受傷了你怎么可以這么做”這種被動的受害者角色。
你把這種無法理解歸結于他人對你的“背叛”,并將之在內心衍變激化。
你越想越氣,簡直氣炸,對方也徹底被你貼上某種惡劣的標簽。
但你當下卻忽略了。
你是獨立的個體,此時你可以選擇做任何一件合法的能讓你擺脫這個黑洞的舉措。
1)你“不壓抑自我”地重新完整溝通,把所有疑惑橫陳在對方面前;
2)你選擇站在對方角度、甚至出生背景成長經歷反而觀之這件事情;
3)但你依然很氣,那就跟隨內心放開發泄吧!
二、不帶情緒
不帶喜怒驚怖很難,但氣過以后,我們依然可以跳出來,重新回到事件本身——
不加以情緒判斷的事情,完全遵照本身的因果啟承發展規律,簡簡單單,清清爽爽。
如果按此溝通完對方依然沒有接受,那么:
傾聽他的理由,也許自帶著他的人性弱點。那么:
一是讓他清楚了解你的立場、你“以為的”這件事情“本該”這般執行的方向和理由。他聽與不聽由他人決定。
二是表示諒解。人都有脆弱私欲的一面。
三、發泄
找人吐槽!
想唱就唱啊!
大大聲!大大力!
最后、告誡諸位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或我們稱之為“我對你有意見”的點,會持續積攢在情感賬戶里。
無法得到消除的情況是:
1)放棄溝通。
2)發生時不是以事論事,而是一股腦與前期的“印象”歸并起來,反感得以迅速脹大。
3)雖然一時遮掩“容忍”過去,內心并未真正放下過。
最后的事實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自帶偏執,當我們互在對方賬戶里留下黑點,即使用力地抹擦干凈,依然會留下歷史的印跡。
就像那些累累看不慣彼此終而放棄努力的兩個人,以離婚分開為結局。
只能每一次發生以前,我們謹慎發出“存”或“取”的信號。
當然這又取決于我們,看重自己多一點,還是同時也看重對方,衡量珍重自己曾經的選擇——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不要怪他人,是自己;
不要怪自己,像原諒他人一樣原諒自己;
茫茫宇宙歷史長河三千萬千世界,你有更深遠的事物要探尋。十年百年,檣櫓灰飛煙滅。
……
勸君回到當下,真實地感受它,解決它。
因為你知道,每件事情都有百種解讀的角度,每個人都有百尺冰川下的背景支撐。我們眼中的他人是,他人眼中的我們也是。去面對,去探尋。
我亦始終相信,每個事件的最終最后,都將是美好。
5月21日
1.想象力和黑天鵝
人們總是認為“所見即所得”“所聽即所得”“所學即所得”。
事實上,都不是。
邊界以外有邊界。
人的底下更深層。
世界以外有世界。
好比飛機出現以前以為火車最快。
馬克斯的超級地鐵出站以前人們以為中國高鐵很了不起了。
未來,相信和想象力,才會帶領我們到達不一樣的世界。愛因斯坦說的想象力,就是這樣。
超越所見和所聞。
2.太陽底下無新事。
你要有個信念,其實你遇到過的大部分問題,這個世界上早就有了更好的解法,你只需要在那個方向上提問。
“歷史總是循環往復地不斷重演”
明辨歷史可以知興衰,指導我們快速達成,規避風險。
另一方面,我們在這個基礎上,也要超越歷史,創造符合時代甚至超越時代的產物。
5月12日
告訴大家我一個高效工作的秘訣。
把要做的事情全部羅列
在動身之前,即把要做的那件事打鉤。
然后你就會義無反顧滿帶成就感地做完。
所以人是可以自欺的。
帶著成功的畫面上路。
恭喜你,你一定會到達。
5月1日 ?
“以結果和行動來指導思維”
——什么是“知行合一”?就是按照行動的方式去思考。
(1)樂魔方的具體管理落實,必須且只能按照最終可實現的行動來去思考
(2)工作當中的執行能力,也只能回歸具體行動方案的落地
(3)新工作的落實?婚姻的實現?又如何按照“按照行動的方式去思考”?
那一個成年人應該怎么學習?
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立定一個目標,比如說編一個微博程序,就動手干了。那肯定干不下去,再去查書,書上查不到就去問人,這兒學個方法,那兒得一竅門,一點一點地往前拱。要是還拱不下去怎么辦?干脆到網上下載一些成熟的模塊,說白了就是抄,往自己的體系上去拼,然后一點一點去調試,最后的結果不見得能用,但是你畢竟學會了編程,你看這不就是碎片化的學習。
4月25日 ?羅胖反擊得到不是碎片化知識
Touch到我的是:
1. 你不是在賣產品,而是為用戶賦能
2.交付產品時,不要滿足于自我感覺,自我陶醉,而要看
交付的概念是什么(是否符合標的特征需求)
你的產品是否交付得了(你的概念,承載情況)
交付的過程怎么樣(是否簡易輕松愉悅可獲得)
交付的結果如何(標的反饋,供需雙方是否同時滿足和滿意)
3.溝通同理,不要沉浸在自我概念里面。需要非常清晰的是:
你的溝通核心(目標)是什么
溝通過程是怎樣的(是否符合對方的習慣)
溝通結果如何(達到沒有,目標受眾感覺和反饋)
PPT,演講,一切對外展示都同理!!!
4月19日
學習佛學對于入世的人來講,最大的益處是什么?
讓人始終保持在線的頭腦和狀態,去真實應對當下。
4月17日
如何保證或提高效率?
——多問為什么。
為什么我要做這件事,為什么要這樣做,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嗎?
如何做好PPT?
——多問為什么。
你的觀眾是誰。結構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要這樣寫,為什么這里要放這個圖。細如標點。
4月6日 得到例會
羅胖:對于一個掌握了創業技巧的團隊來說,即使這個創業項目最終失敗,他們還是可以很快把其他項目做起來。沒有失敗一說。
脫不花:員工薪酬福利結構
工資——獎金——紅包——期權
每個的作用意義是不一樣的。激勵可以為未來持續貢獻價值的部分。
古典生死說:
把每一天活成天堂(不用等死后上天堂)
幫助過別人,對他人和社會有價值。
3月30日
如果說想象力造就未來(想象力一定是造就現實的)
那么早教最重要的,一定是讓孩子擁有自信地想象未來的能力。
如何擁有或加強想象力?
1.讓自己知道和相信
2.如何讓自己知道?觀看,交流
3.如何讓自己相信?實踐,冥想
3月25日 為什么沒有公司在做這一點?!我要為我的這個想法申請專利。
如果我以后開著一家員工來我這上班的公司。
那么我一定會,早上上班前,單獨拿出40分鐘的時間——讓員工10分鐘瑜伽,10分鐘冥想,10分鐘吃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另外的10分鐘可能是曬太陽或者吸取資訊)
——然后,再讓他們開始一天的工作。
相信我,這家公司員工的效率和幸福感一定會爆棚。
因為我今天就是這樣。
以致現在這個點還在傻傻冒出這樣自以為天才的創想。
3月20日,成長
更早更多更強度大的經歷,才是底氣的來源。薄發乃因厚積。
3月21日,第一性原理
晚上看得到直播。羅胖傳導了一個概念:第一性原理(也是埃隆馬斯克顛覆很多產業制造的思維)。即回到物理世界最基本的原理、最根本的目標,還原事物的本質,去掉冗繁、錯誤、彎路。
·與之相對的是比較思維,與他人比較,與過去的自己比較,與自己假想出來的比較。
·以及,“沉沒成本不是成本”,只要不符合根本目標,前期投入都可忽略不計。
想一想,身邊有怎樣的例子可以說明?
以后自己在需要下判斷抉擇和做出創意時,是否更清晰更簡單?
3月21日,CEO(吳君分享)
chief energy officer 一個好的領導者,是一個對自己能量的管理者,對空間和“場”的護持者。正念是習得這種能力的好方法
我太贊成“場”的概念。
“樂魔方是我們幾位老板的場能表現”
“現在的火火兔,不也隨著那兩位CEO的場能而存在變動?”
對于自己,下午犯困的時候場能低落地一塌糊涂;陷入學習的時候,場能仿佛又一下調動起來。
別人眼中的自己,肯定也是先感受到場能而后其他——場能這種東西,是最騙不得人的。
所以想取信他人,唯有先取信自己!
3月22日 劉潤商業思維
今晚和明晚都會追得到直播。兩位大咖將在線針對幾個問題分享精髓觀點。
很多人追捧碎片化學習,同時也很多人嘲諷碎片化學習。其實都是以偏概全、將同樣的事物放在不同的背景下進行比較。
二者各有優缺點,都不過是為了順應這個時代、把自己打造成更強大的個體、提高時間價值的工具而已。
說回來。總結幾點讓自己Aha~的觀點。
一,如何提升個人資本杠桿?
專業度——團隊管理能力——資金杠桿,即對人和商業的洞察能力。
二,“向上管理?”其實就是影響力。
世界上只有一種關系——基于價值的合作關系。
權力不是老板給的,權力是員工給的——因為員工聽或不聽、做或不做是員工說了算。
所以對于員工應該采取正向的鼓勵態度。
影響力通過兩方面發揮——專家型,表率型。
第一步,與老板建立信任,讓老板時刻了解你的進度。
第二步,存儲對老板的影響力。
第三步,向上溝通(反映問題并總是帶著2-3個方案)
三,時間成本
這是人類最核心的成本,最有效的價值部分。
舉例一,“到底要不要搬家?”
舉例二,“出租車司機的成本核算”
時間?錢 的換算問題。
今日思考:對于樂魔方的員工,你怎么通過正向影響力讓其為你創造價值?在問題的取舍上,你有把時間與金錢換算考慮的習慣嗎?
3月23日 ?人與人的根本區別在于執行力
迫不及待地使用技能
重復使用和進步
不要因為不完美而不開始,不需要授權即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