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催的男人(大結局)

上一講講到宋太宗已不能滿足逢年過節才能強奸小周后,于是乎每月都找借口命各命婦和小周后進宮,然后留下小周后進行強奸,所以每當小周后進宮以后,李煜都有不祥的預感,揮之不去,如李清照所說: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每當他孤獨寂寞時,都會回憶他與小周后過去的快樂時光,但是眼前是自己都是階下囚,哪里還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呢?又恰恰這是一個秋天,萬物皆寂寥,人們都會感懷秋天、命運、遭遇,何況我們這一位感情豐富多彩而細膩的一代詞帝。請看:《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蕭瑟人事凋零,李煜亡國后寫的這些詞堪稱絕妙,他對春天和秋天異常敏感,常常觸景生情,寫出傳世之作。比如他的絕筆:春花秋月何時了?................而小周后進宮后卻遭遇了奇恥大辱。原來趙光義太迷戀小周后了,小周后不在時,他怎能看到小周后絕美的身體呢?于是乎,他想出了一個意淫她的變態注意:事先招來宮中御用畫師,等他強奸小周后時,從不同角度把當時場景畫下來。于是宋太宗又一次強奸小周后時,小周后發現竟然有數個老頭(肯定不是太監)從宮闈后面小心翼翼戰戰兢兢探頭出來現場寫生。小周后,一個絕代佳人,被你玩弄也就算了,卻還有好幾個男人觀看,僅有的一點自尊也被摧殘殆盡。在古代,女人的身體只有丈夫能看,大夫都只能懸絲診脈,而這絕妙身體卻被幾個糟老頭看了去,況且還是干那活時。于是乎小周后大叫一聲:有人。又羞又怒急忙光著身子翻到床下,爬到床底下躲了起來。趙光義哈哈大笑:快出來!這是我找的畫師,把我們的情況畫下來。小周后怎么也不出來,趙光義再怎么威逼利誘她死活也不出來(你會出來嗎?)。趙光義大怒,喊了一個太監,四個宮女(有說五個宮女)硬生生的把小周后從床底下拖了出來,小周后又哭又鬧又扳又跳,宋太宗卻無法得手。于是乎又喊來幾個宮女,兩個宮女按住手,兩個宮女按住腳,一個擁背后,以到陛下那高度,趙光義為了畫師能畫的他滿意,故意放慢了節奏,這次寵幸時間比較久,畫師也畫得仔細,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畫作——《熙陵幸小周后圖》。熙陵就是指的宋太宗趙光義,他死后葬在河南鞏縣永熙陵。后人在描述這篇畫作說:“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璞頭,面黔黑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女抱持之,周后有蹙額不勝之態。而親眼所見此圖的姚叔祥說:‘余嘗見無鹽名手張繼元人《宋太宗強幸小周后》,后戴花冠,兩足穿紅襪,襪僅至半脛耳。。裸身憑五侍女,兩人承腋,兩人承股,一人擁背后,身在空際。太宗以身當后。后閉目轉頭,以手拒太宗頰。”此處省略數百字.........。相當于四人抬手腳,一人墊背,供人鼓搗搞整,我感到李煜TMD太悲催了,這是多么香艷的圖啊!據說收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但我去時卻沒見到此圖真跡,深感遺憾!其實,在現代看來,這頗為麻煩,不就想留下影像嗎?不就想意淫嗎?大家學學陳冠希——帶上照相機不就行了。其實不然,我們從某種角度說還得感謝趙光義,他讓我們見識了真實的古人的性生活。

熙陵幸小周后圖(一)
熙陵幸小周后圖(二)

小周后被召去便是多日,每次回來幾乎都要撲在李煜的懷中,向他哭訴趙光義對她的無恥威逼和野蠻摧殘。而這次,小周后回來并不言語,暗自流淚,常常無故廝打李煜,李煜感受這次不同以往,(他沒見那付圖,見了就知道發生了什么)但他是感情豐富而不懂隱藏的人,他仰天長嘆!涕淚長流!心中滿是恨!但是一個注定悲催的男人對最親的人遭受的這種難以啟齒的凌辱也無能為力。他又寫出了傳世之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公元978年的七夕之夜,這天恰好是李煜42歲生日,庭院張燈結彩,小周后及眾人為李煜拜壽。他們重排《宮廷歌舞》,重聽《霓裳羽衣曲》。熱鬧地唱著李煜的舊作,李煜回想起過去的歡歌暢飲,回憶在石頭城的快樂日子,看到現在而今眼目下行尸走肉般的悲催生活,不由感慨萬千,寫下了絕筆:

相見歡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此詩詞傳到趙光義耳里,再加上李煜對舊國的不忘,還有小周后的美色,各種原因,趙光義大開殺戒,命人送來牽機毒酒一杯,李煜不愿,但被灌了進去,小周后當場暈厥。在這個七夕佳節,屬于快樂的日子,但卻有人發明什么牽機藥。服下此藥,渾身抽搐,彎曲變形,雙足與頭部相抵、相分,做牽機狀,機械重復直到死亡。也就相當于現在的角弓反張,痛苦不已!小周后醒來時,李煜已去,她有怎樣了呢?有兩種說法:1、小周后為李煜守夜十余日,而這時趙光義還要小周后進宮侍寢,被后斷然拒絕。趙光義無恥地說:你若不來,那我到你處,當你眾多家仆人面寵幸你。小周后無語了,無恥之極!說了句:恭請圣駕光臨!當趙光義走到半途,卻得知小周后以自殺身亡。宋太宗說了句:厚葬!便打道回府了。2、李煜死后,小周后也別無寄托,他們就像鴛鴦一般,李煜投降,是為了小周后,小周后受辱也是為了李煜,現在夫君已去,我也沒有活的理由了,三日后便化蝶隨李煜而去了。李煜輸在文化,卻也贏在文化,他悲催是因為文化遇上了刀槍,秀才遇上了痞子兵,李煜用生命向后人證實了:刀槍可以殺死肉體,卻殺不死文化。所以李煜輸在一時,卻贏在后世。這個故事,就像日本指揮家小澤征一說的那樣:必須跪著聽!其實,李煜的詩詞,人們都能聽懂,很直白很淺顯,但你要真正理解他的詩詞,必須了解他的時代,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娥皇和女英,了解趙匡胤和趙光義。最后,我以王國維的話作為本篇結束: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以為此人所長處。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全劇終!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