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后,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思維導圖技巧方面更精華的干貨——思維提升。
首先,大家知道思維導圖和思維之間的關系與區別嗎?
簡而言之,思維導圖可以理解成思維導出的圖,是思維的結果。而教學的是思維導圖法(mindmapping),也就是即使一個思路不清晰沒有邏輯的人,如何透過訓練可以變成思路清晰、敏捷又有邏輯的人,這其實就是思維導圖背后的思維法。思維導圖與思維的關系,就是大腦有思維,用手或軟件呈現出實實在在可以看到的結果——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法則幫助我們更好的提升思維能力。
(PS:如果你作為學習者,老師都無法講清楚思維導圖與思維導圖法的區別,那么可以考慮是否再跟這位老師學習了。)
其次,好的思維導圖使用者有哪些特質呢?
技能過關。也就是對于如何繪制正確的思維導圖,比如中心主題、畫法、關鍵詞等元素掌握到位。并且知道背后的原理,比如為什么思維導圖要用關鍵詞而不是一個句子?他必須知其然還得知其所以然。
核心技巧比高下。簡單來說,關鍵詞與邏輯。關鍵詞,在思維導圖呈現的上要精煉且合乎邏輯。同樣一篇讀書筆記,有些人整理的導圖密密麻麻,有些人的導圖就精要有結構,讓人一下子看懂重點和邏輯層次。這里面是有很大學問的,與邏輯歸納、提煉、圖文并用等能力有關。思維導圖法可以一步步教給大家。
應用面廣。也就是說,使用者不單純只用一個應用,比如一個人只會用思維導圖做筆記。帶來的弊端是:他會認為思維導圖只能有這些價值,而忽略了其實思維導圖可以用來解決問題、搞定決策、設計策劃等多領域的價值。由此可能會因為只會一個應用而落得井底之蛙的視野。
另外,應用面廣,不但是指廣度,比如多領域應用,讀書、規劃、解決問題、頭腦風暴等,還指應用的縱深度,比如,如何用導圖做備考筆記,現場會議筆記有哪些竅門等等,讓一個領域可以再細分更精細化的使用,這才是高階者。而這,和我們平時的積累與專業密切相關。
如何提升我們的積累與專業呢?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也就是說,平時多讀書,多實踐,多學習,這每一日的積累就會化作你的儲備。儲備量越多,視野越開闊,看一個問題就會更加深入,面對一個工具就會更有深入的見解,也就更能活用。這個話題留作后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