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就是在夢中想想我的理想

這一年,我大三畢業;這一刻,我邁進了大四的院門。

不想說時光如流水般逝去,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還有如白駒過隙等等,不想感嘆時光的漸漸老去,也不想談論自己大學生活是否完滿缺憾。

只是在偶然的一天,我內心深處萌生了一個問題,我特別想知道自己的理想亦或是夢想到底是什么呢?對此,我竟不知如何回答自己,陷入了困惑迷茫之中,甚至還一度引起一陣恐慌。我怕是一個連理想、夢想都沒有的人吧?更甚于我連理想和夢想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也就無從談起有沒有的問題了。

理想和夢想是什么呢?又該如何去定義?

這二者之間又有什么樣的區別和聯系呢?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有言:我們常常會因為無法為某些東西下定義,就說我們隊這些事情一無所知。

我想我可能就是陷入這樣的情境了吧?

嗯,有可能就是這樣的。

為了搞清楚這兩個問題,我并未去書架上搜尋相關的書籍,并不打算在書中找到答案。而是選擇了現今社會中最普遍的也是最便捷的方式,打開強大的百度來找尋我所想要知道的。

我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理想,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對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觀念。理想,分為短期和長期的。短期的一般指在近期要完成的目標。長期的一般稱之為遠大理想,奮斗時間長,甚至不知一代。

夢想,是對于未來的一種期望,指在現在想未來的事或是可以達但必須努力才可以達到的情況,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甚至其可以視為一種信仰。

釋義:夢中懷想,有時等于理想。

公式:夢想=理想+努力

看到這樣的答案,我有稍許的明白。

時光逆轉,回到我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年。那一年,我曾在心里為自己許下整日泡在圖書館涉獵一切學科書籍且配有相關的心得體會的諾言。仔細想來,這應該就是我的理想了吧,而且還是那種短期的。可事實呢?理想終究是理想,真的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我除了讀完一本《茶花女》之后配一句“我想我可能是愛上了瑪格麗特”的心得體會便再無其他。這便是我的理想了,而且是那種短期的、夭折了的。

說完理想,再扯幾句夢想。按照度娘講的夢想公式來推演的話,我的夢想應該是在我看了幾部律政劇以后才建立起來的。實際上我也沒看完幾部劇,充其量也就三四幾集吧。想著當一名律師,在法庭上意氣風發、情緒激昂、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在唇槍舌劍中令對手啞口無言、落敗而歸。這應該就是公式中理想的那一部分。剛好,因為自己又是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加之也正在為成為一名律師而努力復習司法考試。這應該就是公式中努力的那一部分吧。綜上所述這應該是完全符合夢想公式了吧。

但是事實上卻不是內心真正所想,我只是受了幾集律政劇的影響而盲目有所期待罷了。最貼近我、符合我所期待的是那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式的悠閑生活。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過活著,生活過成詩,一切都是詩意化的 。農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閑時讀書賦詩,品茗對弈,撫琴作畫。

額……又開始做夢了

說到底這些只存在于我夢境之中,非現實之境。于是我得出結論:我的夢想就是在我的夢中想想我的理想,僅此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