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天能干什么?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頁兒前晌一直以互聯網老鳥自居的老李同志,讓我們每人每天至少碼1500字,必須是原創,說如果能堅持七七四十九天,我們的寫作能力會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就帶著我們這群菜鳥一起飛。對于這點,我絲毫不懷疑。

因為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重復某件事情就會形成一種習慣,21天是一個周期,再往后就是習慣的穩定期,所以努力吧,49天,讓每天寫作成為我們的一種穩定的習慣!一旦形成一種習慣,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改造,它會成為你生命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一直為你“效勞”。

從頁兒前晌接到這個任務開始,我就一直在想我該寫點什么內容,想死了一地的腦細胞,想到最后————我實在想不下去了!回頭一看,一個個都是苦逼的樣子,摳指甲的、一臉蒙逼的、埋頭苦思的,還有那些不知道該干什么的,還是我比較機智,就看著他們!

說實話,寫作確實是件令人頭疼的事,特別是我這個多年不曾提筆的人,現在只感覺腦容量被很多東西占用了,要能格式化多好!想當年一直引以為豪的文筆,都被封印在了墻角了吧!在那個花兒一樣的年紀,我也曾試著自己寫小說、作文,往報社投稿,雖然每每失敗,卻也樂此不彼!而現如今,卻再難寫出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俗話說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所以,我要徹底的貫徹落實老李同志的思想!

一直以來,我就覺得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是在那個花兒一樣的年紀寫作寫出來的,所以一進大學校園果斷的放棄了。現在想來,唯一的優點,未來的作家啊,讓自己給生生的扼殺了,哭死的心都有了!

話說一個人一生都沒有真正認真地做過一件事,那他就白活了一世。可是想要認真的做一件事,首先要靜下心來思考,而寫作能讓浮躁的心真正的沉淀下來想很多事情,人生、歸納總結、方向目標、重新啟航,還能鍛煉一個人的綜合表達能力,很多東西你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看似簡單的寫作,要想寫得好,讓人家愿意看,首先你要閱讀量廣,知識面寬,語言組織能力強,要知道你的菜想看到什么東西,投其所好,會少走很多彎路,所以要多看書,不管什么書,多積累,關鍵是要經常寫,才會得心應手。

如果我們能每天堅持寫作七七四十九天,養成穩定的習慣,然后一直堅持下去,就有可能像現在很多自媒體大咖一樣,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只有當你深入了去了解一個行業,你才會發現,哦,原來錢還可以這樣轉!現在每晚臨睡前有幾個公眾號已經成了我的必修課,看他們把日常生活中的發生的一些事總結,竟然還看得淚奔,一篇內容隨隨便便就100000+瀏覽量,明知道是軟文,卻都還樂此不彼,那么多人買賬,大寫的牛B啊!

聽老李同志常說的作為新媒體營銷人,要時刻保持職業敏感度,看事別看門道看熱鬧,要有“互聯網思維”,我想說:思維,我有,互聯網思維,淘寶有賣嗎?幾塊錢一斤?先來兩斤!

就當這七七四十九天是一種修煉,期待我的浴火重生吧!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那群坑貨貌似已經在得瑟了,等下有老李的火鍋!

喜歡我的請關注微信:gushiyiluokua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