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crealling
父母總是不能理解追星的孩子,每天花著自己的零用錢買著那些不怎么聽的CD,一遍一遍的走進影院去幫著捧票房,臥室里貼著那些盯著你看到發麻的海報…嗯,物質條件好了,追星的手段越來越多了,父母的疑惑實屬正常,因為我也會費解那些擠破頭到機場接機的粉絲們哪里來的精力,為了看那一瞬間不惜花費一天的時間等候。當然,這些并非普遍現象,只是些許追星追到瘋狂狀態的人們會做的事情。
我也是追星黨,但是不怕你笑話,我追星僅限于看一場電影,買一張數字專輯,看一場演唱會,追一部好看的電視劇…幾年前,我也學著那些迷妹迷弟去購買很多周邊產品,但是后來我發現,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那些周邊產品成了累贅…整理物品的時候有些音樂專輯甚至是沒有開封的,因為有了app好像實體光盤漸漸就沒落了。所以,對我而言,追星,從最初的顏值控、新鮮感,慢慢當你涉足到生存的社會,追星就成為了一種精神追求。
01.愛Ta的才華和實力
每個人都會有審美疲勞的時候,如今的明星們不乏出眾的外貌,獨特的穿衣搭配,每一顆星站出來都可以引領一種時尚潮流。于是乎,有粉絲學習穿衣搭配,購買代言品牌,可是想來,他們花費的金錢也許確有部分是自己賺的生活費,那真正用到生活當中的費用也許是父母的錢。
都說現在追星越來越貴了,不然,只是你太看重物質支持了。精神支持屬于比較成熟的追星方式,因為如此,我們更看重的是才華和實力。容顏終將會老去,但是氣質會在歲月中升華,品質會在一言一行中體現,才華和實力的提升與進步能夠被感知。
很多人喜歡胡歌,就是這個道理,從最初的奶油小生李逍遙,到如今叱咤江湖的梅長蘇,我們看到的是他對角色的駕馭愈發嫻熟自然,沒有過多的矯飾,用心去詮釋每一個故事。生活中,沒有過多的新聞炒作,是非分明,沐于書香之氣中,如他所說“沒文化的讀書人”,不斷的學習,不僅是事業的專研,更應該豐厚個人的學識。頒獎禮上,前輩同臺,我們看到的是謙謙晚輩,禮儀紳士。這不僅是一種喜歡,更是一種欣賞,這顆星讓人賞心悅目。
02.我也可以像Ta一樣厲害
有不少明星家境貧寒,尤其是在體育明星中不乏寒門貴子,但是他們如今立于蕓蕓眾生之巔,我們是崇拜與敬仰,我們了解他們的經歷,贊揚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難道我們就不曾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成長的環境如此優越,我是否也能像他們一樣讓人生熠熠生輝?
其實明星,多少對自己來說是一種激勵,刺激你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去發掘自身的閃光點。人人生而平等,可能就是機會不等,所以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大多數的我們都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即便是那些富家子女,也會有自己的逆境。然而,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共同面對的阻礙,是人性的軟弱。或許你自制力很差,或許你不夠堅持,或許你太玻璃心,或許你不能吃苦太過嬌嗔…想必你愛的明星也經歷過這些,但是他們如今萬丈光芒,因為他們穿過了層層黑暗,他們告訴你們的方法也許并不適用,可是他們用自己的存在向你證明了打敗困難的可能,他們是活生生的例子,支撐你去打敗自己的弱點,成就自己的人生。可以選擇平凡,但絕不甘于平庸。
03.聽Ta的話也是一種支持
有一種明星,被我稱之為有良知的明星。這類明星絕不是那種炙手可熱的番薯,相反他們就像熱氣騰騰的包子,柔軟貼心。
我喜歡的歌手,林宥嘉,就是我認為很體貼粉絲的明星之一。他對粉絲說過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的專輯你們一個人買一張就夠了,買多了對你而言沒用;你們不要到機場接機,因為不一定能看見我;你們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最感動我的應該是最后一句話了,這是林宥嘉的死忠粉奉行的追星原則——過好自己的生活。很多不理智的追星行為,大多源于忘記了自己生活的模樣,一味的干預著別人的生活。
追星不是高成本的投資,畢竟明星是你的精神追求而非你的家人朋友,我一直認為粉絲和明星之間的分界線是需要劃清楚的,否則很容易造成粉絲的自我身份認知障礙——盲目的維護讓他人受傷,讓明星尷尬。明星不是家人朋友,他們不會花錢養活你,也不會照顧你,更不會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和你聊聊天,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你有你的世界,你追星的意義在于時刻提醒自己有那么一個目標,是你人生渴望達到的最佳狀態,有那么一種美好的品質,是你去學習并擁抱的。
04.因為Ta我多了興趣相投的朋友
追星能收獲的除了精神食糧,最實際的莫過于那些網友了。大家有著共同喜歡的明星,因此結緣,一起看演唱會,一起看電影,從網友逐漸成為朋友,這樣的朋友可能會被質疑不夠坦誠,不夠了解,但是這樣的朋友對你的困惑給出的建議往往比較中肯。
正是因為彼此都不介入彼此的生活,只是基于你所講述的情況評斷,所以無需負責。這樣的朋友是不錯的陪伴,但是交心仍然存在風險,而且你們之間的感情聯系也沒有規律可循,畢竟你們共同喜歡的明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有那么多話題供你們暢聊,如果拋開明星話題聊生活,很多事情又礙于解釋,終究是很難維持長期穩定的交流,這樣的交友方式可以算是特殊化的交友。不過在提升個人人際交往能力方面,這種方式還是利大于弊的。
當我們追星,我們追的是精神追求,這是對新事物的探索與了解,這是讓我們接觸世界的一種方式,更是對我們人生質量的反思。理智的追星并非一蹴而就,其實父母應該試著去接受并引導子女的追星行為,情感不需要壓抑,但是要學會合理釋放,父母一味打壓子女的追星行為,稍有不慎可能會誘發叛逆的嚴重后果。所以,年輕人追星并非壞事,只是社會與家庭作為旁觀者,需要予以善意的提醒,如果個人的愛好以犧牲公共秩序來滿足,那一定會遭到鄙夷和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