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做老師?
文/妮妮
1
又到一年高考報考時,發現很多學生不再樂意填報師范類院校,詢問他們原因,他們總是不屑地說:“才不愿意報師范類院校呢,做老師,太辛苦了,收入也不高,還沒有前途。”
曾幾何時,做老師是很多人羨慕和期望的職業。很多父母也總是希望孩子做教師,因為職業穩定,沒有風險,而且不用風吹日曬。
但是現在這些所謂的優點,恰恰都成了缺點,成為了年輕一代甚至在職的老師不愿意再從事教師這一行業的原因。尤其是父母從事教師職業的,更加不主張孩子再從事教師行業。
教師職業的光環在褪去,教師行業的吸引力在減弱。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或者老師在逃離教師這個職業。
究竟有哪些原因導致大家不愿意再從事教師行業呢?
2
教師職業缺乏變動,發展前景固化,沒有吸引力。
有一次一個同事參加市聯考評卷工作,在評卷培訓會上,看到了自己第一屆的學生。彼此打個招呼之后,學生隨口問了一句:“老師,你還是老師呀?”
同事尷尬之后,調侃說:“當然,要不然怎么會有我們的邂逅!”回來之后,同事感慨良多。當自己的學生走上了工作崗位,而自己數十年如一日的還在這個崗位上繼續著教學生涯,除了學生在變化,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教師這個行業的性質決定了他的發展前景。老師更多的是職稱上的變化,工資待遇上的提高,但是工作的內容和角色的變化不會發生改變。長期重復性的工作,會讓老師產生職業倦怠,缺乏挑戰,喪失工作的激情。
其他的行業可能會有風險,但是也會帶來挑戰。挑戰會激勵很多人不斷地去努力,去改變,從而在職位和薪酬上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和社會的認同感。
教師職業從入職到退休一眼就可以望到盡頭的性質,會讓很多富有激情和拼搏的人望而生畏,或者是跳出圈子,追求更多的機遇挑戰,以期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
3
社會對老師的要求高,理解度低,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以前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可是現在很多教師發現,這不過是給老師頭上帶了一個枷鎖,扣了一個高帽。而有了這頂高帽,就可以要求老師的行為達到嚴苛的高度,不容許有任何的差池。
因為從事的是教育靈魂的工作,所以老師的一言一行不能夠有任何的紕漏,一旦有問題,那就是給孩子留下終身心理陰影、毀掉學生一生的責任事故,是要遭受社會千人罵萬人唾泣的。
所以很多時候,老師苦口婆心地耐心教育了孩子一百次,就因為實在學生調皮之甚,情急之下批評得嚴厲點兒,就會遭受家長和學生的怨恨和指責,似乎老師犯了十惡不赦之罪,打入地獄也不為過,全然沒有念及老師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以及付出的心血。
老師看到學生犯錯,批評教育,認為教師沒有師德;教師和家長聯系,希望獲得家長的配合,叫教師沒事就知道折騰家長;學生遲到、打架、曠課、上網,老師讓學生掃地、跑步,叫體罰學生;總之,教師只能夸獎、鼓勵學生,如果學生不改正,繼續夸獎、鼓勵,直到學生良心發現,悔不當初。
否則,就是老師教導無方,水平有限。
而且很多時候還要遭受社會的白眼,很多人盡管嘴上認為教師是偉大的職業,可是心里卻無比的鄙視。說什么教師小氣,教師較真,教師認死理,反正就是教師迂腐,不可理喻。有些家長甚至當著孩子的面都會口不遮攔地評價教師職業的不好。
可是如果教師不較真,真理讓誰去傳承?教師不認死理,正義要誰去堅持?
社會可以要求教師把知識無私的傳遞給學生,并且要老師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卻又無情地鄙視著教師的認真,用兩套標準來苛責教師,絲毫不會顧及到教師也可能會出現精神崩潰的問題。
4
新時代的學生個性十足,尊敬老師,感恩老師的意識越來越淡漠,灰了老師工作的真誠之心。
以前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現在卻是我付了錢,你就應該為我服務,否則,我要投訴,說你工作態度不好。
正是有這樣的意識,所以很多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和尊重老師的意識。他們認為學習就是自己的事情,想學就學,不想學,老師不得干預。
所以有時候,學生上課睡覺,老師叫醒他們,還要遭受學生的白眼,甚至學生的揮拳恐嚇;學生考試可以作弊,老師揭發他們,就要尋死覓活,一旦發生意外,教師就是責任事故;學生對教師不滿,可以當面指責,教師卻不能批評,否則就是老師沒有師德。
學生考上好學校,那是學生天資聰穎;學生學習不好,那是老師教的不好;學生不好不壞,那是老師關注不到:反正都是老師的錯。很多學生一旦上了大學,在街上連一個招呼都不打,更別說讓他心存感恩了。
這個社會,讓學生對老師要求的很高,卻不必反思自身的問題。長期這種輿論和行為上的不平等性要求,讓老師對這一個職業缺少了信心和真情。
5
工作強大度,薪酬低,更是挫傷了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喪失了這一職業的吸引力。
很多高中教師早上五點多起床,忙碌到晚上十一點多,才可以拖著疲憊的身體短暫地休息一下,還要背負著高考的沉重壓力,繼續負荷前行。
而且似乎從古至今,教師這個職業就注定應該和清貧掛鉤。如果不這樣,好像顯示不出這一職業的清高品質。
所以老師不能提薪酬,只能認真工作。當社會的其他職業動輒一月一兩萬,甚至更高,教師卻依然還是幾千。寧可讓社會的培訓機構賺的盆滿缽圓,卻不容許教師有一個高工資。
明明社會機構教師水平良莠不齊,教師卻必須無償補課。否則就是老師上課不講重點,只在補習班中講授。或者是教師沒有師德,補課還給學生要錢。
沒有人問教師的業余時間怎么安排,沒有關心教師的房屋怎么辦,沒有關心教師的孩子怎么辦。只要你從事有償補課了,你的師德人品大打折扣,從此以后夾著尾巴、低著腦袋小心做人,否則,就去告你,讓你身敗名裂。
6
這個社會是一個金錢、地位決定面子的社會。作為一個沒有發展前景、工資地的行業,教師的吸引力在急速的減退,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教師職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