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是我們中國歷經千年的傳統文化。現今也有無數大家名流對其科學性做出諸多論斷。在這里,我們就不談其科學與否,但在我們身邊,這種預言性言語確實有成為事實的不少案例。如若是好的言論最終也有了好的結局那固然是好,就當是吉言成真。那若是不好的言論最終成真了呢?說這番話的人可想過是你給對方造成了一種心理暗示或更甚成為心理陰影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麗麗
我小時候的玩伴麗麗如是說,她爸在她上小學六年級時拽她到我們當地有名的占卜師傅那給她開卦。
那師傅當即告訴他爸“你閨女命格不順,要到17歲才能考起初中,學習上要好好努力,以后的人生十七歲以后我再告訴你們”。
麗爸當時趕緊回“我閨女成績很好啊,在班級里排名第一,現在都六年級了,而且才十二歲”。
那師傅仍不怕砸了招牌的答“她的命格就是這樣的,不管她現在狀況如何,但是她就是要到那會才能上初中”。
麗麗聽了覺得簡直是天方夜譚,她很想當場發作,完全有種要砸場子的氣勢。她就是想理論,他憑什么這般詛咒她,但硬是被他爸強拽回了家。
途中她對她爸說“還名師,他怎么混下來的,你說現如今是義務教育,只是中學有好壞之分,還沒聽說直接上不了的,再說十七歲我都念高中了,他要說我十七歲才考得起高中那還有可信度,那意思就是我初中要留級,什么17歲上初中,他神經病啊,念那么多年小學我都可以當小學老師了”。
接著說,“老爸以后別搞這種不靠譜的事,完全是忽悠人,我現在沒有證據推翻他,等我17歲念高中時再找他理論”。
事實自然是,麗麗從此努力學習,把這個預言當做笑談,自然也沒再找那胡言師傅理論;但是麗麗中學跳級十七歲時有幸參加高考可是卻考得一塌糊涂,后來的人生也不怎么順利。
現如今,已工作的她跟我說起來,雖然明知那些預言都是無稽之談,但自那之后自己心里總會隱隱想著,有時也會是自己失敗的借口,她說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那師傅的言論也給自己起了某種隱隱的暗示作用。
想想麗麗那般驕傲的一個人,她在我們心中一直是與眾不同的,現在過得這般的不如很多人,實屬出乎我的預料。我并不是說她現在的人生就真的是那個師傅的言辭導致,但或多或少起了一些潛在作用。倘若那師傅當年說了一些諸如“小姑娘前途不可限量,未來的學習之路都會一帆風順,以后也會事業有成等等”讓人心中充滿陽光的話,那會不會就此給了麗麗激勵,讓她如帶著明燈般一路披荊斬棘、攻克難關、步步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呢?為什么那師傅要吝嗇自己的贊美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琦琦
前兩天和同事談到贊美的重要性這一話題時,一同事琦琦說道,她原本是一個喜歡成為焦點的人,尤其是參加各類演講類比賽,也從不畏懼這樣展現自己能力的舞臺。
大二時,老師推薦了個實習的機會。
應聘時考官問她,“你覺得你的普通話怎么樣?”
她當時就被這個問題搞蒙了,她本想說很好,但覺得話不能說的太滿,就說,“還好,一般般吧”。
考官接著說,“我們這個是銷售工作,你說你用你那個一般般的普通話去跟客戶交流,他們是不是有點不太好理解你說的話呢?”
她聽了覺得甚是震驚,這個是在形容她,實在無法理解。自然,最終人家也沒給她這個橄欖枝。
事后,回到宿舍。她問室友,她的普通話如何,她們別無二致都說“還好”。她接連問了幾遍還是這種客氣的回答。沒法,她把面試實況說了并再三逼問,舍友才說,“你的普通話,算是中等偏下吧”。更有同學說“其實你的算是標準的宋丹丹小品版普通話”。
聽了大家的真實評述,琦琦驚嚇難耐。她回想自己之前不就是操著一口在別人聽來如此別扭的普通話在各路賽場、眾目睽睽下展示自己的嗎?那自己是有多丟人,別人又是怎么看自己的。
從那之后,她封閉自己,盡量少說話,躲避一切會在眾人前說話的場合。漸漸地,變得內向膽怯,不敢在人多的時候說話,甚至老師讓上臺答辯她都猶如上戰場。因為對自己的聲音缺乏自信,在陌生人或人多的場合說話老是會咳嗽哆嗦,這樣又總會引來眾人的哄笑,導致更羞于開口。后來上升到回家見三姑六婆時都要躲在家人身后,不敢出聲。因為她一出聲聲音就帶有濃重的低啞音,別人聽不清,又會讓她不斷重復。這個過程最是讓她尷尬,后來在真正找工作的途中也不順利,因為她在意自己的聲音超過了一切。過度緊張,聲音總是會不自主的發抖并伴隨咳嗽。她自己有聽過自己聲音的錄音,她說這樣說出來的話完全是斷斷續續的,別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表達什么,失敗也不言而喻。
幸好,她現在意識到完全是自己的心理暗示在作祟。因為過分在意別人的目光、過度在意別人的感受,才會導致自己緊張過度進而表現不好。現在她慢慢的學會通過鼓勵自己漸漸的淡化這種過分在意感,并逐步有所好轉。
這是我聽過關于一個人無心點評,卻對一個人造成巨大負面影響最直接的案例。如若當年那位考官以另一種口述方式拒絕這位同學,并對其給予肯定,再以委婉的方式鼓勵她回去加強普通話練習;可能我們聽到的就是一個人被贊美之后如何努力并讓自己活得更明媚的一個勵志故事,而不是一個妙齡女孩如何畏懼展示自己如何保護自己免于讓別人嘲笑而封閉自己的一個令人心塞的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魯迅有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們周邊的大多數也把這句話時時掛在嘴邊,可真正的踐行者又有幾個。
如若一個人無論大事小事,總被別人批評嫌棄,那他是否會變得自卑不自信。而懷揣著這種負能量又怎么向別人示優呢?人是情感細膩而敏感的動物,我們都是需要被肯定和褒揚的;因為被認可會讓我們內心充滿陽光,被贊揚會讓我們充滿自信。由于關聯效應,被贊賞的情態下讓我們做任何事內心都是快樂且充滿動力、激情鼓鼓的,敢問這樣的情緒下做出的事情還會差嗎?
我們生活在人際世界,隨時要和別人交流。我們總會碰到要對當事人評頭論足的情況,而你是否想過有時你的一句無心指摘之語,就會是造成對方人生中的灰色故事的始作俑者呢?我們何不在評論對方時多留個心眼,注意自己的措辭;盡量給予對方鼓勵,并讓對方充滿活力去面對人生。而不是去猜測預言對方的弱點、或強化對方的弱勢、或本來人自己無意識,但卻被你的偶然之語點醒,進而形成心理暗示或心理陰影,使對方的人生增加灰暗之光呢?
說話本就是一門藝術,作為天生具有這種天賦的藝術家的我們為什么要吝嗇我們的贊美之筆呢?為何不讓我們的贊美之筆為這個世界帶來更明快更鮮艷的色彩呢?既然上天賦予我們這種可以為別人增福的能力,我們何不預言我們自己我們身邊的人會變得更靈動更美好并創造出一個更多姿更耀眼的世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