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每個人窮盡一生都在極力找尋來時的路

獲奧斯卡6項提名,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雄獅》,在豆瓣評分7.3,我覺得有點低,IMDB8.1更接近一點,一些觀眾評論節奏拖沓、情節松散,應該說很多人看慣了快速剪輯的商業片,典型如好萊塢大片,不習慣節奏舒緩、耐心講故事的電影,一部電影是否劇情拖沓、結構松散,要看它有沒有始終緊扣影片主題,《雄獅》的配樂很棒,扣人心弦,很好地幫助了敘事,在音樂的渲染下,薩羅從走失到被收養再到回家,其情感力量貫穿始終,緊緊抓住了我,注意力一刻都沒放松,期間的細節呈現都是為了豐富故事,而不是分支和拖沓。

走失的童年

影片一開始薩羅和哥哥古杜去火車上偷煤塊,換來兩袋牛奶,但他更想吃“炸糖圈”,這也成為他日后再次勾起鄉愁的物證,家中只有母親和妹妹,母親的工作是幫人搬石頭干苦力,懂事的他從小就努力想擔起生活的重擔,在一次和哥哥去火車站找工作時走失(只撿到一枚硬幣),開始了幾周的流浪,后來一位好心人把他送到孤兒院,最終被一對澳大利亞夫婦收養,影片的這一段以一個孩童的視角,展現了貧窮、臟亂的印度社會現實,可惜只止于此,后來就不了了之......小演員非常出色,澄澈的眼神里透著聰慧,性格倔強又善良。

因禍得福

妮可基德曼似乎很擅長此類角色,演技實在是棒,非常好地詮釋了一位母親的溫柔與睿智,影片到了這一段已不再是一個母子離散多年終重聚的簡單故事,而是關于愛與包容,這個世界上除了血緣至親,確實存在著遵循自己的觀念自由選擇生養,這對澳大利亞夫婦并非不能生育,而是他們覺得地球上人已經太多,所以選擇領養薩羅這樣的小孩,讓他們有機會重新融入社會,當然并非每個小孩都像薩羅這樣乖巧懂事,后來又領養了一個,卻因患病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痛苦。

歸家

薩羅一意孤行、執拗地想要找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此和深愛的女友分手,帶給自己和女友很多痛苦......現實中像薩羅他們這樣的小孩都會如此嗎?我想并不會;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和原生家庭才能與自己和解嗎?也不一定,有可能更失望,當然故事中的薩羅之所以這么執著,是因為有非常愛他的哥哥和母親,他不想讓他們絕望,不幸的是當他時隔25年終于歸家和蒼老的母親,以及早已長大的妹妹相擁而泣時,他最鐘愛的哥哥在當年就被火車意外撞死了......

我想影片并不停留于講述一個母子團聚的故事,而是“我們每個人窮盡一生都在極力找尋來時的路”,當然它也有不足,與《海邊的曼徹斯特》袒露的真實相比,我覺得過于圓滿,電影固然感人,但復雜性不夠,或許這是它最終沒有獲得奧斯卡的原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