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孩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忍著嗓子的疼痛,講完課文,其他同學都在做課后練習,張陽又開始說話了,我向后望著他們,這時他的同桌低著頭害怕被我發現,趕緊低下了頭,可是張陽卻迎著我的目光徑直向我望過來,帶著挑釁的笑,沒錯,是挑釁的笑!當時的我真的很想下去給他一個耳光,可是,也只是想想而已。一方面我們的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校的規章制度在那里時刻準備著將這些孩子們護在身后,另一方面我上完兩節課確實也有些體力不支,連大聲的訓斥否做不出來了,更不用說講臺上面默不作聲卻時刻不停的攝像頭……這時候下課鈴響了,也罷,我拿起課本走出教室。

今天是周一,這節課雖然聲音小,但是其同學們狀態都很好,一切都很順利,除了……張陽。腦袋暈暈的走到辦公室,眼前一直都是那個挑釁的笑。這個孩子,我真的沒辦法了,從開學到現在,我用盡了所有方法,批評,談心,交朋友,重視,無視,獎勵,懲罰……可一切用在他都好像都無濟于事,甚至,我覺得,他好像早已看透了這些,就像一個大人看著小孩子變著法玩著他早就看穿了的把戲!唉……

“你怎么了馬老師,怎么垂頭喪氣的?”,張老師問我,張老師是跟我帶同一個班的語文老師,算是我的前輩了,據說現在的好多學生的父母都是張老師曾經的學生。于是我提到張陽,“你說張陽啊,怪不得!”張老師了解幾乎所有學生的家庭背景,這一點讓我們很是崇拜。“他爺爺可是周圍的名人呢!”奇怪,提起他爺爺,好像鎮子上的老師都知道啊。

原來張陽的爺爺,是農村人說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閑,過去偶爾趕騾子替人耕地,當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種地了。順帶也會“招惹”周圍的寡婦小媳婦,然后把他的“功績”當做談資在人群里吹噓,好事又無賴,哪里有熱鬧就湊到哪里。張陽的爸爸像農村很多父親一樣,結婚后早早的就去了城市打工,本來就很少寄錢給妻子和年幼的兒子,幾年后更是再也沒回來過,據說有同鄉見到他在杭州的一家理發館,和他外地的新妻子一起……后來,張陽的奶奶去世了,張陽媽媽便準備帶著兒子改嫁,可是公公死活不讓帶走孫子,無奈之下,只好將張陽留給了爺爺……

我不知道他的爺爺當時是什么心理,或許是覺得即使兒子不回來,兒媳婦離開,至少還有個孫子能為他養老送終吧!可是無疑,如果當初他跟著媽媽,應該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吧。

其實,在我的身邊,像張陽這樣的孩子并不是個例。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有很多甚至還是“留守二代”,從小便遠離父母,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由于爺爺奶奶的教育背景有限,加之隔代人的溺愛,很多孩子表現的非常任性,自私,冷漠,甚至缺乏最起碼的素養,他們根本不知道讀書到底意味著什么,只看到每到過年的時候,那些輟學打工的同伴染著五顏六色的頭發,穿著破到大腿根的牛仔褲,叼著煙把大把的鈔票砸到賭桌上的豪情萬丈……

放眼農村,到處都是汽車小洋樓,廣場舞隊也是方興未艾,可是,有誰注意到了這些從小就過著孤兒般的生活的孩子們,難道他們只能重復父輩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繁華背后的犧牲者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