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選自《把時間當朋友》
生活的本質(zhì)就是這樣。你想要什么,他偏不給你什么。要擺脫這個死循環(huán)的方法只有一個——給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能換的東西。
拿出一張紙。將其劃分為左右兩半,然后做兩個列表。左邊是“我有的”,右邊是“我要的”,逐一羅列。完成后要盡量客觀地判斷:先劃掉“我要的”當中哪些無法用“我有的”換取的;再仔細判斷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換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須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座重點標記。偶爾會有一些“我要的”無法用現(xiàn)在“我有的”換得,卻又是必須,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這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用什么樣的手段再積累一些“我有的”,從而有足夠的資本換取哪些“暫時換不到但極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奮,或投機取巧。
【I.原文解讀】
我們很多人,都非常期待著升職加薪,而往往很多時候,越是著急和期待,越是得不到;因為你的關(guān)注度已經(jīng)被這個念頭高度吸引,而沒辦法放平心態(tài)。實際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不需要強求,做好目前自己手頭上的事情,當你的能力能夠匹配更高的薪酬和職位的時候,升職加薪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當我們有了執(zhí)著的念頭時,我們應該走出執(zhí)念,分析自己的現(xiàn)狀,想辦法去觸及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待在牛角尖里。
當我們非常希望可以得到一樣東西的時候,可以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對自己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分成2類:“我有的”和“我要的”。
第二步:針對以上的進行分析,“我要的”這部分有哪些是不符合實際,或者是強人所難的,先暫時去掉,不去強求。
第三步:分析“我要的”這些部分里,有哪些是“我有的”這部分條件可滿足的,在“我有的”條件里重點備注。
第四步:有一些“我要的”是非常必須或者不可或缺的,那么就要繼續(xù)努力,讓“我有的”部分越來越多,最后達到“我要的”。
【A1:描述過往的經(jīng)驗】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充滿了斗志,什么事情都要爭第一。
當時,如果能夠入黨是非常優(yōu)秀的體現(xiàn),因此我很在意這個問題。特別希望能夠入黨,特別執(zhí)著。并且為了入黨,我非常認真的學習,為了爭取成績,并且積極組織班級活動,參與社團活動。
雖然我有資格提名,但是在投票環(huán)節(jié),我落選了。因為在我執(zhí)著的過程中,我的人緣并不好,并且因為組織活動,總是抱怨辦理的銅須額不參加,參與社團活動,也在追求完美,導致部分人對我都有怨言,因為投票票數(shù)不夠,我落選了。
因此我自己的偏執(zhí),我失去了這次的機會。
【A2:以后怎么應用】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在我強求別人參與活動,參加活動追求完美等等,導致我對別人諸多抱怨,別人對我也是充滿了怨言。
我有的:成績達標,活動參與積極度夠,努力上進的方向足夠
我想要的:成績優(yōu)秀,社團活動積極分子,努力上進,學生標桿,人緣足夠好
當我按照以上的順序分析了以后,“學生標桿”是“我有的”里面條件里達不到的,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入黨;
成績優(yōu)秀、社團活動積極分子、努力上進的條件,都是“我有的”里面可以換取過來的。
而最后,人緣的問題,是我自己苛求,不止影響了我自己,也影響了他人。而后,我改變了自己的心態(tài),不強求別人,但是努力要求自己。在組織活動的時候,通過活動來吸引別人;參與活動時,更注重協(xié)作,不只看第一。在自己慢慢改變后,終于在大二的時候入黨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我們偏執(zhí)于一樣事情,那么往往更加難以得到,轉(zhuǎn)換自己的心態(tài),可能更容易看見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