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在山道上,邂逅一簇不知名的野花,黃而淡,有幽幽的馨香。風吹過,花朵頷首低眉,仿佛和我說著深深淺淺的心事,聊著濃濃淡淡的生活。風走了,花不再搖曳,又似相顧無言。靜靜的山道上,我和那花默默相對,我和它的這一刻,真像失散多年的戀人相見,有多少話想要傾訴,卻欲言又止。
某天,上課時講到古人用“號”來彰顯自己的志趣或者抒發某種情感。孩子們起哄:“老師,如果你要給自己取一個號的話,你會取什么?”
“那就叫花‘癡’吧!”愛花成癡,癡狂成魔。也只有花“癡”才是我。小半生最愛的事就是穿著球鞋去賞花,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花“癡”。
無論深紅淺紅,不管養在深閨抑或路旁無名,都妖嬈在心里,贊賞每一朵花的綻放,也欣賞它們為綻放而做的每種努力。每遇炎熱酷寒,總想去租一間房,邀花同住,邀芬芳同住,邀美麗心情同住。
不認識鄰人,卻喜歡鄰人的陽臺,方寸之地,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春有丁香,夏有薔薇,秋有雛菊,冬是金梅。我猜鄰人最美的心事,就是守著一盆盆花,靜靜開,花開就有露照應,有日光疊影,有鳥來唱,蝶來舞,蜂來鳴,有明月照花枝,有清香盈屋。
在去西藏的214國道兩旁遇到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五顏六色的野花,雪山、草甸、牛羊,真是目不暇接,多次要求司機停車,讓我去和那些花纏綿。融化的雪水滋養了這么多粉紅、淺紫、亮黃、淡藍,美得寸步難行。拍下一張又一張的照片,嗅過一朵又一朵的花,和花相處的時間總不夠,多希望自己是文章中的一個個逗號,靜靜的蹲守旁邊。這才明白《茉莉花》中“有心釆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是怎樣的心情。
校園里亭亭玉立的荷開了,心里總有個聲音在說:“去看荷吧!”最愛荷的裊裊婷婷;最愛荷不染纖塵,翩翩優雅;最愛雨后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最愛片片荷花雨后嬌;最愛盈盈荷瓣風前落;最愛雨后“紅肥綠瘦”……每次雨后,總會心如撞鹿的跑到荷塘邊,何(博主與“荷”同名)邀一“荷”同坐半日,讀著蘇軾“微雨過,小荷翻”的詩句,聞著荷香當一個花癡。但是小城缺水,荷塘經常干涸,看著粉紅微露的荷無精打采的耷拉著頭,小而稚嫩的葉子打著卷,擔心、焦急彌漫上來,多想帶它們去井邊喝個飽,再去陰涼地里躲上半天,很像東坡居士“猶恐夜深花睡去”里那份憐惜與心疼。
心門一次次被朵朵花敲開,花是這個世界最美的信差,在明媚的花朵面前你總是羞于訴說你難過的心情,它送來春風十里,眼里就有芳菲,心里才會枝枝新綠。
人生總是風一站,花一程,雨一站,月一程,一路走來,看一看,賞一賞,笑一笑,哭一哭,千般經歷中,希望總有一朵明媚的花開在心田,那么就讓我這樣癡戀著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