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需求分析
概念結構設計
邏輯結構設計
物理結構設計
數據庫實施
數據庫運行和維護
數據字典概念:
它是關于數據庫中數據的描述,即元數據,而不是數據本身。數據字典實在需求分析階段建立,在數據庫設計過程中不斷修改、充實、完善的。它在數據庫設計中占有很大地位。
五大:
數據項:{數據項名,數據項含義說明,別名,數據類型,長度,取值范圍,取值含義,與其他數據項的邏輯關系,數據項之間的聯系}
數據結構:{數據結構名,含義說明,組成:{數據項或數據結構}}
數據流:{數據流名,說明,數據流來源,數據流去向,組成:{數據結構},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數據存儲:{數據存儲名,說明,編號,輸入的數據流,輸出的數據流,組成:{數據結構},數據量,存取頻度,存取方式}
處理過程:{處理過程名,說明,輸入:{數據流},輸出:{數據流},處理:{簡要說明}}
概念模型:
E-R模型
UML
屬性、實體、聯系。
聯系是由實體和實體之間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之間出現的一個詞語。
設計用戶子模式
因為系統經常進行連接運算,而連接運算的代價是相當高的。
使用好處:
(1):使用更符合用戶習慣的別名
(2):可以對不同級別的用戶定義不同的試圖,以保證系統安全
(3):簡化用戶對系統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