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十二星座在中國流傳,對中國的宗教、習俗、天文影響很大

今天來這里給大家做一個活動,我很高興。我希望到一個地方能夠給大家有一個交流,或者說做一個簡單的分享,把我知道的一些有趣的東西給大家聊一下,這樣的話你沒有白來一個地方,能夠有所得。我也能夠覺得沒有白來,能夠給別人分享。我也不會心虛,最后不會覺得什么都沒有講,大家什么都沒收獲。所以每次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分享。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古代中的外來元素。說實話,我不是太會起名字,我感覺這個內容應該會比這個名字好。這個講的內容是雖然中國古代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發展還是會受外來的影響,會有很多的交流,一些外來的文明,會有很多文明的碎片滲入到中國文化中來,時間一長,我們會覺得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這個話題很大,所以我們今天挑了一個方面過來講,挑了一個大家比較有興趣的話題過來講。

這個東西大家都喝過吧,可樂。進入中國的時間非常早,大概在1923年,第一次在上海出現。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第一次在上海,在最時髦的地方賣,結果賣了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發現銷量不好。他們做了一個市場調研,就發現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原因是這個可樂的顏色是褐色,而且嘗起來有點苦啊,這個對當時的中國古代來說就是藥湯,沒事的話沒人會去吃藥,所以說沒人去買;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個東西是涼的,中國人當時不習慣喝涼的都是喝茶喝湯,所以也沒人去買;除了這兩點原因還有第三點原因,這個原因是至關重要的原因,導致這個可樂在中國的銷量一塌糊涂。

就是他的名字不是叫可口可樂,是叫蝌蝌啃蠟。前面已經有個蝌蝌了,后有味如嚼蠟的感覺。后來可口可樂公司就發現這件事情不對,趕快在倫敦懸賞了150萬英鎊,當時150萬英鎊已經算天價了,說給找一個新的中文飲料名字。

當時有個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擊敗了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給他想出了這么一個我們現在很流行的這個名字可口可樂。可口可樂這個名字就已經代表了中西方文化的一個結合,它的發音同Coca-Cola的發音一樣。同時,可口可樂在中文中就是非常好的吉祥詞,所以它用起來之后,是一個翻譯的經典。

下面再給大家看另外一個例子,有人知道這兩個字是什么嗎?這兩個字念鞲鞴(gou bei),第一個字念鞲,第二個字念鞴,這個指的是活塞。在晚清那會兒,大量的先進的西方科技進入到中國。中國人就是去學習,但是會面臨很多科技名詞,中國文化本來是沒有,那么他們就只能自己翻譯,導致當時很混亂。所以說當時我們要統一一下這個科技名詞,做了一個統一的列表,其中就講這個活塞,當時不是從英文過來的,而是從德文過來的,德文中活塞,而中國把它音譯過來就變成了鞲鞴!

所以它是一個音譯詞,但是這個詞它本身也有寓意,第一個鞲的意思是說鼓風機不斷的吐出氣來,鞴字指的是泉水高速從這個泉眼里流出來,發出的聲音,這個字在很多名字里面都能看得到。同時又能在中文中完美的表達出來,雖然這兩個字很難寫,但是也在中國用了很久,一直用到七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末,鐵道部才發文說鞲鞴這個詞開始廢棄,都使用活塞。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話,你說鞲鞴他們一定都會明白是活塞,講這兩個是什么意思呢?是說這兩個是近代中西方不同的地方,兩個比較有趣的翻譯小例子。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古代,活塞、可樂我們一看就知道是西方的,接下來我們要講的這個東西,以前我們古代根本不知道它是西方的,或者說他跟外來的元素是有某種的聯系,今天給大家講的其實就是中國古代一個很重要,曾經被人忽視又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

在這之前,我們先賣個關子,先不說是什么?先給大家看句話“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大家知道這句話出自哪本書嗎?這句話出自《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話,當時有一個小姑娘問我,馬老師,我想問一下有什么好讀的歷史書?

我想了一下,我想那些中國古代的歷史書大多是紀傳體,讀起來太累。我說給你推薦一本編年體的《資治通鑒》,結果他看了第一句話就哭著說,這是什么話?完全看不懂。我說這句話他其實是和一個叫太歲紀年法的歷法密切相關,這個紀年法現在已經廢棄了,很早以前就沒用了。太歲其實是指和木星相對的星體。

不說古人,他觀測星空,他觀測木星,他發現他的回歸期是十二年,也就是說他要花十二年才能夠走一圈,所以說他們就把天空中劃分成十二個區域。他們就讓木星在天空中走十二圈,因為自東向西和他們計時的不太方便,所以他們就虛構了一個星體叫太歲,太歲的行動軌跡和木星完全一樣,但是它是反著來的,是自西向東,所以太歲走到哪一格,這一年就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現在所說的命犯太歲其實就是這一年,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無意中也在用這一個詞,就是說命犯太歲,意思說就是今年運氣不太好。

我們現在給大家看一個列表,這就是太歲紀年法和十二地支的固定關系,十二辰就是十二地支,這個大家都熟悉。太歲就是說他是在的時候,這個星體在這個區的時候這一年就叫這個名字。以此類推,還有一個天干,他也有一個和他比較對應的,所以說有了這兩張表,我們在看這句話就很明白了,這句話翻譯成人話呢,就是我起于古伊年,截止于壬子年。

一會兒你們可以聽完之后去書店里找下《資治通鑒》翻一下,你們可以看見有一段這樣的話,每一段之前第一句話都會有這樣的話,他的年表就是完全按照太歲這個計時。為什么司馬光要這么干呢?其實就兩個字‘裝X’。這個真不是我說的同時代的人就說他,你既然這么想,你為什么不用天干地支而用太歲紀年法呢?司馬光說,因為比較潮流,不會過古。

他這個說法其實不光是他,當時很多文人,都覺得這個東西逼格特別高,我就愛用這個。比如說,有一個比司馬光還要小的叫屈原,屈原寫的離騷頭兩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他用的是月相紀年法,把它折算下來,就是用月亮來計年的時間。除了屈原以外,還有一個就是文天祥,文天祥寫過一首詩,詩名比司馬光的標題還長,叫文山集。

先君子革齋先生事實 先君子諱儀字士表生嘉定乙亥八月二十四日寳祐丙辰五月二十八日歿于京次年九月九日封于鄉之佛原嗚呼天乎仁者。這個具體方向我不說了,就是翻譯成正常的話,就是我在某年某月某日,然后碰到一個神人給了我一個指示。要顯示自己的逼格高呢,然后就用了一個這樣的紀年法,那么我們后人肯定不會用這樣的東西,但是我們會有一個疑問,就是這些古代的東西,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到底什么意思呢?為什么要叫這些名字呢?這名字是從哪里來的呢?他們和前面鞲鞴啊,可口可樂啊他們風格都不一樣。好像在中文里面找不到它本來的意義。

我們就猜想這些東西會不會是音譯,是國外傳來的語言,然后用中文給他做了一個標音而已。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啊,前面鞲鞴可不可以拉個就好著,他們要不是美國要不是英國,但是這些屈原,他用太歲紀年法裝逼,是很早的,他是什么時候呢,他最早要到西周,西周的時候,那個時候哪來的國外呢?

后來經過很多專家來考證,西周的時候國外是從哪里來的呢?是指古巴比倫。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太歲紀年法這個名字其實就是古巴比倫創造的,是古巴比的阿卡倫阿卡德語翻譯過來的。我們知道古巴比倫最有名的一個成就就是他們的天文學,并不是說他們的眼神好,中國人的眼神不夠好,而是因為他們所在的地區不一樣,他們是代表河流文化兩河流域,他們地勢開闊,沒有高山,一年到頭降雨量很少,他們躺在沙灘上,隨時都可以看到星空,但中國不一樣。所以說古巴比倫他們的星座學特別發達。

當時出土他們很多泥巴做的盤子,他們把星星的位置記得很詳細,考古學家就發現他們以前就會有一個發明,他們會把天空劃成一些特定的區域。黃道上有十二個星座,這是古巴比倫一個寫法,后來這些十二星座的概念傳到了古希臘,才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雖然古希臘他們加了很多人文色彩,這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是我今天告訴你們的一個小知識點,星座最早來自于古巴比倫,并不是其他地方。

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會相信,可能會有疑問,那我們就找一個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星座---處女座。處女座英文叫Virgo,它在阿法德語言中或者說書面語叫微媾,這個意思直譯成中文叫琦夫維信。也就是說它的爸爸叫星,從這個線索再去找古巴比倫,他們哪一個人叫星?后來找到了他們講月氏,月氏叫星,后來再去找月氏,它的父親是月氏,那在找月氏有沒有子女,在找到月氏之女叫釃子。

這個珊迪其中一個猜想,就是所謂的設題的發音,他英譯過來的,這是從哪來的呢?是從阿爾卡德中星星的意思。同時這個意思太長了,所以他們簡稱為星。其實翻回去找的話,也就是說月神之女的星星。所以說這就是和處女座一個神秘的聯系。也就是說,他們就是這個在找到一幅壁畫這個月神之女的心臟。她是一個工字形,然后她騎了一個獅子,手里拿了一個弓箭,而這個銀字的在甲骨文和金志文的話就是一個人手持弓箭的樣子。這兩者中到底有什么聯系呢,現在學界還沒有定論。

太歲紀年法的名字特別難記,所以基本上沒有流傳開,很快就被大家,遺忘了,但是十二星座的概念,卻給大家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太明白的,但是能夠找到一些暗示。我們現在可能會覺得十二星座特別新潮,特別時髦,同時它在中國出現的時間非常早,他正式進入中國,明確記載是在隋唐,或者說更早,更準確是在隋朝。

這個經文講一個什么故事呢,講了在古印度有一個國家叫張博,他的國王叫大山國泰,大山國泰有一個媳婦很胖,也就是他的王后,這個大山國泰特別喜歡打獵,每天都出去打獵,總是不回家,老讓這個王后苦守空閨,有一天這個大山國泰沒有出去打獵,然后皇后呢也百般無聊就在王宮里面轉圈看到后院里面有一頭驢,這個王后就和驢啪啪啪了一次,結果沒想到一個月之后生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長了一個驢腦袋人身體,這皇后就傻了,這個大山國泰一看就知道不是親生的。結果把這孩子扔了,他就把這孩子放到水邊,結果這孩子就順著水往下走。后來呢?被一個仙人撿到了,覺得孩子長得很丑,但仙人也教了他很多星象的問題,然后教他占卜,這個小孩很勵志,學習成績很好,他給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叫驢唇仙人。學了一身的占卜技術,這個經文就是講這個仙人給這個人講詢天文知識的故事。

我們先從第一個講起,先講一下摩羯座。大家可能都有一個經歷,當你第一次接觸星座的時候,他們會有疑問,或者你自己會有疑問。為什么要叫摩羯座呢?他就給我講一個故事,講一個希臘神話,當時有一個森林之神叫潘,他去參加宙斯的宴會,結果遭到了怪獸的襲擊。有倆個人他和他的女兒就變成了兩條魚跑掉了,后來變成了雙魚座。

潘神他可能和天平座一樣有選擇障礙癥,本來想變成一頭羊。結果他覺得人家變成魚跑的比較快,結果他就上半身變成了羊,下半身變成了魚,不倫不類的跑掉了。宙斯就是一看這個造型太棒了,然后他就把它掛到了天上去,做成了摩羯。我們聽完這個故事呢,我們都知道這是希臘神話,我要問的是為什么要叫摩羯?你像別的星座,水瓶座就是水瓶,雙子座就是兩個男孩兒,金牛座就是牛,白羊座就是羊。非常簡單,為什么要到這叫摩羯呢?按這里說要按名字來分,你上半身是羊,下半身是魚,那你應該叫鮮啊。

為什么要叫摩羯呢?這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實這個問題99%的人都不知道,所以今天就給你們一個福利。一會兒我給你講完之后,你就可以給你的朋友和大家講下,你可以問一下他們為什么叫摩羯?摩羯座不叫鮮座為什么呢,這時候你就伸出食指晃動,不要超過三秒鐘,可以顯示出來你的高超。那為什么要叫摩羯座呢?

這個來歷非常好玩兒,摩羯首先就像剛才講的,他是印度語翻譯過來的,印度人把十二星座引入進去的時候,他們也碰到了和我們一樣的問題,印度沒有一個東西,可以完整的把半魚半羊的這個翻譯出來。印度人就想了一個辦法。翻一半我就把魚那一半翻譯出來,所以印度人就找到了印度神話里面的一個大魚叫摩迦羅,在印度神話里面,它是一個非常兇惡的魚,后來被稱為恒河女神的一個坐騎。當時他們把摩羯分翻譯成了一半,后來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就把它翻譯成了摩羯,為什么要翻譯成摩羯呢?

因為在隋唐的時候,那個時候發音和現在不一樣。當時的時候摩字讀的是哇,羯字讀的是 嘎 。當時他寫是寫的摩羯,但是他讀的是哇嘎。和摩迦羅非常接近。還有一個考慮,是因為佛教里面還有一個另外一個詞叫婕墨,這個婕墨翻譯成英文就是卡瑪。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閹割后的公羊。 也就是說摩羯是我們集合了中印兩國的智慧把它翻譯過來。從隋代就開始有這個詞了,一直到現在一直是這個發音。摩羯到中國其實還有很多方言,因為它的造型很兇,而且有守護和吉祥的意思。在金器和一些紋飾中,他們做一些紋路叫做摩羯紋或者叫魚羊紋。

我給大家看一個比較清楚的,這是在西夏出土的一個建筑部件,它是用來裝飾柱子用的,你可以看這個魚,摩羯在中國的形象頭和尾永遠是往上翹的。同時他有一個大翅膀,身上有很多鱗片。他在中國的變化就涉及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變化摩羯紋。中國最熟悉的魚是鯉魚,所以我們會看到從這些各種圖片慢慢就從這些原來是沒有這些的。他的樣子開始慢慢的像鯉魚,就像躍出水面一樣,除了摩羯文,他叫魚龍文,有魚還有龍,所以就慢慢地演變成了中國的一個傳統故事,叫鯉魚跳龍門。所以說摩羯座還是挺不錯的,可以有守護吉祥的意思。

這是我實地去考察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叫邢臺。當時他有一個寺叫開元古寺,開元古寺里面有一個金代著名的大鐵鐘。這個鐘是現在保存最好最大的一個鐘,這個鐘很有意思,你看他底下畫的是八卦,不知道為什么在廟里要畫一個八卦。因為這個鐘是鑄頭的,所以這下面是所有的名字,上面是鑄造鐘的一個過程,寫了很多字,再往下看,下面這個寫了很多的字,可以看到他有很多。

上面有巨蟹天蝎射手,他把堂而皇之的把十二星座放到這個佛教的大鐘上。這個是雙魚,這是白羊,這是金牛,但是這個牛有點瘦,這個上面講的是一個日一個月,陰陽雙子座。那個是處女座不用說你看這個。這是伸出來的兩個天平,不知道為什么,可能是這是由于這個我推測是這個工匠沒有文化,所以他就說鑄一個鐘,下面畫一圈星座。

到天平座的時候,他就說什么是天平呢,所以他就畫了一個秤。你看這個是巨蟹,這個是獅子座,但是畫的有點像狗一樣。所以按照民間吉祥物畫,你看獅子下面還畫了一個布條,你想這個是自帶多少,這明顯就是拿民間玩具來改出來的。這個是水平,大家看下這個是什么?這個是摩羯座,為什么畫成這個東西呢?因為這個工匠可能沒有文化,所以問和尚,十二星座畫了幾個呢,接下來畫什么呢?那個和尚說差不多畫個摩羯吧,可能他也不知道摩羯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它和希臘有什么關系,所以他就畫了一個碣子,但是他聽成了東臨碣石的那個碣,其實那個碣是杯子的意思,所以他就畫了一個杯子。

中國占卜流行的不是十二星座而是二十八星宿。28星宿就是對應地上的28個區域,所以他們給地上的28個區域做了一個分析,這是我畫的一個表格,不是太清楚,這是星座大全上面改出來的,中間是十二地支,外面寫的是地區的名詞。這個不是特別清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特別有意思,他會把所有的字都連接到一起,所以你看這個星座。比如對應地支它對應的是卦象,比如說你看人馬峰對應的山西。

宋代的時候有一個,打仗的教科書,上面寫了一句出軍訣竅。說白了就是宋代的將軍出去打仗先翻一下星座書,查一下自己今天的運勢如何?本周白羊座適不適合出去旅游,適不適合帶兵打仗,最適合帶兵打仗的三個星座是哪個,所以當時就這種,而且在當時詩詞中就出現了這些。

比如說南宋有一個詩人,她寫了一首詩,這個詞里面就有他說的其實是螃蟹,但是中國講究的是說什么不要出現這個東西的名字,要用其他東西表達出來,這個算牛,所以他雖然一個蟹字都沒出現,但是他用這個典故八月桂花香,到吃螃蟹的時間了,這個七夕夜它對應的陜西就是巨蟹座,陜西又被稱為秦地,就是對應的星座就是巨蟹。這個話就是我之前看過很多封神演義的電視劇,姜子牙就是站在這里,當時還沒有他鼓勵說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這話誰都能說,但是你不能說,因為你的主人還沒出現,所以說我就說這個古代人他很有意思。要寫武王伐紂或者是吸取這一段好多典故都不能用,因為事情還沒有出現。

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個人說的一句話。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出生的時候月秀石斗,就是在月亮斗秀之間,牛星和斗星之間。我才知道韓愈是摩羯座,蘇軾也是摩羯座,我們兩個這一輩子是扈玉嬌家。這句話是誰說呢,這句話是蘇軾說的,蘇軾在他的東坡這里面有一句,有一篇專門寫星座的文章。后來我去查一下,蘇軾生于這個是中國的農歷,而公歷是1037年1月8日正好是摩羯座。因為蘇軾的名氣太大,蘇軾說我是摩羯座,我這一輩子待遇不好,就導致所有人都覺得摩羯不好,所以這些名人都認為我命不好,是因為我是摩羯座。

大家知道百日維新康有為先生寫了本書,這本書是他關于西方天文學最新的學術動態,他用自己的理解寫的。我是倆年前在西安買的這本書,他是一個小冊子,翻開第一章我就傻了,康有為老先生第一章討論的就是月球環形山陰影的長度,高度,推算會不會形成水和空氣,往后章節就是關于銀河系的討論。這本書里康有為說西方有十二星座,我們中國有了二十八星宿。剛才講的這些其實就是回到了我們最早賣的這個關子,講的就是十二星座在中國的流傳,他對中國的藝術裝飾,宗教,習俗,天文的影響,只是這些影響我們平時不知道,今天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主題: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外來元素

主辦:合肥紙的時代書店

嘉賓:馬伯庸

本文內容獨家授權“糖點(iTangDian)”轉載

原標:沙龍分享 | 馬伯庸:十二星座在中國流傳,對中國的藝術裝飾,宗教,習俗,天文的影響很大。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