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法掌握有效溝通,在蕪雜的世界中學會從容應對

寫在文前:

溝通,是我們生活在人類社會自始至終,持續進行的一項活動。

可以說,自我們誕生起,我們就在溝通。

說話時,沉默時,生氣時,甚至睡覺時,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信息,與他人進行溝通。

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有價值的,太多的信息反而會讓我們呢無所適從,真正的理解始于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指的是對方能夠正確的篩選和理解我們所傳遞的信息,以及我們能夠準確的篩選和理解對方的信息。

掌握有效夠溝通,將會幫助我們在蕪雜的信息流中,找到我們想要的,并做出合理的應對,這對我們開展工作,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溝通的藝術》

今天我們將根據《溝通的藝術》這本暢銷30年,再版12次的著作,對“如何達成有效溝通”進行梳理。

不過,在我們了解“如何學習有效溝通”前,我們需要先弄清一個問題。

李笑來老師有一個觀點:

“我們對基礎的概念認識往往是不全面甚至錯誤的,故而革新認知要優先從最基礎的概念開始。”

那么,溝通意義是什么呢?或者我們為什么要溝通?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承認一個事實:溝通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

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

學生和老師在溝通,學生需要更高的成績,老師需要更好的評價;

銷售和客戶在溝通,客戶需要滿足自己的需求,銷售需要獲得客戶的訂單。

男孩和暗戀對象在溝通,男孩需要討取對方的喜歡,女孩需要了解男孩的想法。

無論溝通能否成功,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在通過溝通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它們包括但不局限在金錢、利益,喜歡、愛慕等等上面。

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它們,統稱為:"自我認同感"。

在《溝通的藝術》一書中這樣說道:

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時只有微量的、甚至沒有自我認同感,我們是在別人詮釋我們的過程中才逐漸明了我們自己是誰,而別人詮釋我們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

從這樣的角度下,學生不只是為了獲得一個好成績,根本上是想要獲得對自己學業成績的自我認同;而老師也不只是為了高的教學評價,更多的是為了獲取對教學成果的認同,以此類推,孩子想要獲得的是父母對自己人生規劃的認同,父母想要獲得的是自己教育成果的認同等等。

而這種自我認同感最大的價值,在于可以不斷累加,并不斷影響著,與我們相關的各個因素。

在我們一次次被認可的經歷中,我們的能力、信心、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望也在隨之不斷的提升。

當我們明白這一點時,即我們溝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取自我認同,而自我認同不斷累加,會使我們越來越優秀。

我們就需要在觀念中,對“溝通”的認識進行一次革新(同時,也是達成有效溝通的前提),即:

溝通,需要我們主動去開啟。

為什么說是革新呢?

因為不夸張的說,在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大學里,上課常常前排無人入座,老師自說自話;

公司里,很少有職員毫不拘謹地與老板正面對話;

生活中,遇到看不慣,甚至損害自己利益的行為,默默忍下,只會在心里怒罵的人比比皆是。

對于溝通,很多人心懷畏懼,害怕溝通會暴露自己的不足,給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會被認為小肚雞腸等等,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浪費一次次獲取自我認同,獲得提升的機會。

這也是我們不斷尋找機會,但總也沒有成效的原因。

所以,我們要成為溝通高手,首先要學會,主動地去開始溝通。

而如何通過溝通讓自己不斷提升呢,接下來開啟我們正文(如果不愿意閱讀全文,文末有30秒概述全文)):


當我們能夠掌握“有效溝通”時,在大部分人眼中,我們就已經是一個溝通高手了。

而想要成為溝通高手,最好的辦法,就是模仿,看真正的溝通高手是如何思考的。

在《溝通的藝術》一書中,作者為我們列舉出溝通高手的三個重要能力,為我們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指出了方向。

1)建立多樣的行為反應庫

行為反應庫,就是我們用來回應溝通對象的所有方式。

一個差勁的溝通者(我們稱之為情商低)是非常容易被人發現的,因為他們回應別人的方式十分有限,有的只會講一些葷段子,有的總是在攻擊別人, 還有的,無論在任何場所都沉默不語。

他們在溝通中,回應對方的方式極其單一,經常讓人感覺不適,但是不管成不成功,他們永遠不知道變通。

而一個優秀的溝通者,往往擁有一個龐大的溝通行為資料庫。

面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他們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給大家留下得體效果,甚至針對同一個場景,會有超過三種的回應方式。

譬如當一個朋友,在你面前重復的不停地說著葷段子,讓你很不適應。

優秀的溝通者往往會有以下備選方案:

保持沉默,因為一旦開口,可能會引發激烈的沖突;

要求第三方提醒他,讓他注意言行;

暗示說笑話的人,讓他感受到你的不舒服;

坦白自己的不適,讓他停止這個討論;

當然,也可以直接叫他不要說了;

預先建立多樣的行為反應庫,可以讓我們應對突發情況時,更加從容。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么做并不是讓你兩面三刀,見風使舵,而是幫助我們在尊重對方的前提下,用最優的辦法將問題解決。

2)挑選合適的行為

當我們建立行為反應庫后,我們應該如何挑選我們的行為呢?

當然,我們無法詳細到,可以教你在不同的場合做出怎么樣的反應,但當你無法決定做出什么回應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判斷。

① 情緒

這里的情緒,指的是對方的情緒和我們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在溝通時,可以通過臉色、眼神,語氣等方面了解對方此刻的心情,以此判斷不同的回應造成對方怎樣的反應。譬如,在對的時間,向老板或者戀人提出加薪或者索吻的要求,往往會得到好的結果。

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自己的情緒。同樣一句話,當我們在生氣時和正常說話時,往往會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語氣。

所以,在表述之前,請注意自己的情緒是否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② 目的

在溝通中,我們需要時刻謹記,這次溝通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想要和對方進行深入溝通,那在對方發出邀請時,可以選擇欣然接受,但如果想要保持距離時,就千萬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選擇接受對方的邀請。

時刻記住此次溝通的目的是什么,會避免我們腦袋一熱同意一些本不應該接受的要求(特別對性格比較柔弱的女生)。

③ 對他人的認識

對溝通對象的了解也是選擇我們回應方式的重要依據,如果你和一個非常敏感或局促不安的人相處,那回應一定要非常謹慎,盡量照顧到對方的情緒。

而如果你和相交多年的老哥們說話,就可以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可以百無禁忌。

3)掌握一些溝通技巧

建立龐大的反應庫,選擇得體的溝通方式,我們還需要掌握一些表達溝通的技巧后,以達成良好的溝通效果。

① 認識復雜度

認知復雜度是社會學一個專有名詞,社會科學家用它來表述人們看待事物時,能夠組織其架構的技巧。

簡單點說,如果你的女朋友最近脾氣很暴躁,原因可能是你哪件事做的不太對,也可能是因為最近工作學習不順心, ?當然身體不太舒服..這樣的反應也是正常的.。

從不同的角度來尋找解決辦法,可以避免反應過度,或者發生誤解,千萬每次都一廂情愿地以為自己哪里做錯了。

② 同理心

在我們多個方面看待問題前,還有一個重要步驟:同理心。

像對方那樣去感受,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獲得的多角度才是準確的。

譬如你的女朋友體質很特殊,工作學習都很優秀,那基本就可以肯定,真的是因為你哪件事做的不太對...

③ 自我監控

前面兩點都是在幫助我們了解他人,而自我監控能使我們更好的了解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站在始終第一視角的,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動作和表情,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表現評價并不客觀。

自我監控要求我們將自己的意識,剝離出來一部分來,以一種旁觀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發現,原本我們自認為紳士有禮貌的行為,竟然是如此的裝逼。

④ 管理承諾

一個溝通高手一定是一個大家都愿意信任的人,如果你想做一個優秀的溝通者,那么請嚴格管理自己的承諾。

事無大小,在自己能力范圍以內做出承諾,并予以實現,這樣的經歷會增加我們在別人心里的可信度,進而使我們下一次的承諾更加有效,依此循環,我們的承諾會越來越有價值。

千萬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翻我們的承諾,無論大小,這會讓我們毫無信譽可言,而一個失信的人,在一開始就已經喪失了溝通的平等地位。

以上就是“如何達成有效溝通”的全部內容。


在文章最后,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如何達成有效溝通”需要掌握的技能框架:


(放大閱讀效果更佳)

30秒讀全文:

在學習有效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轉變思維,認識到溝通對我們是有利的,無論是在學校家庭職場中,學會主動地去開啟溝通

然后,在實戰中,逐步建立自己的行為反應庫,使得在相同的情況下,我們能夠有多種應對方式;

與此同時,我們就可以通過“情緒”“目的”“與對他人的認識”來從反應庫中,選擇合適有效的回應方式

最后,配合一些溝通的技巧(提高認知復雜度、同理心思考問題、自我監控、管理承諾)讓我們實現更好、更得體的表達。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最關鍵的一步,實踐。

再全面完整的理論體系也只不過是一本武林秘籍,自己不在生活中反復實踐練習,《降龍十八掌》和《少林長拳》也沒有區別。而真正去踐行實踐后,《少林長拳》有可能比《降龍十八掌》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我是熊貓Panda先生,2017年我準備做100件之前想過卻沒有做的事情,了解100個之前未曾了解過的人,你愿意加入我們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健身的好處太多了,那么我們做為一個健身小白,在走進健身房后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找一個健身伙伴。 健身的關鍵在于...
    小波有話說閱讀 19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