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然想寫這樣一篇發自內心的文章。今年是我寫歷史第五個年頭,我的歷史寫作開始于我的大一時期,一直到我現在已經奮戰了五年。五年時期,是一個讓我不斷成長的時期,總之,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講,我始終沒有背棄對歷史的熱愛,即使我寫作遇到瓶頸,遇到很多坎坷,但我依舊每天日更,每天研究歷史寫作這個行業,想對那些還在寫歷史的人們說,這是一個清苦而快樂的過程。
現在,我也出版了兩本實體書,專欄訪問量也突破了1600萬,算是有些成績了。但在我看來,我對歷史的努力依舊沒有消退,曾經我對自己說,寫作出名對我過于遙遠,我只是享受那種歷史對我帶來的快樂。
在簡書,作為一個歷史類作者你需要面對很低的閱讀量,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歷史文章閱數是0或者個位數,看到很多寫歷史的朋友改行寫了雞湯,寫了書評,寫了若干受歡迎的題材。但我依舊沒有變,因為我想的是既然我選擇了寫歷史,我一輩子也不會變,這是一種赤誠,甚至是偏執,我始終堅信歷史文章也可以很有趣,很生動,很活潑,我不會屈服雞湯超高的點擊率,也不希望吸引眼球。
因為歷史寫作的過程帶給我的快樂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寫歷史文章是一個充滿樂趣,充滿研究性的過程,我們需要大量翻閱史料,需要不斷精煉語言,需要與時俱進,需要很多復雜的工序,它就像一道菜,一道工序復雜的菜系,看似簡單,但尋找食材,把握口味是很難的。
畢竟歷史是一個比較冷門而敏感的學科,有很多線是不能碰的。但是這也阻擋不了其廣闊的范圍。我們在歷史的海洋,像一個漁夫打撈各種獨特味道的魚,海鮮。
正如我所說,收成看天,有時候我會受益很豐碩,有時候也有很少的時候,但只要平常心面對,這清苦的過程又算什么。而且大家要記住,當你寫到一定程度,上天不會虧待你的,老話講是金子總會發光,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成為那珍貴的金子。
急功近利是很錯誤的,我也曾經發愁過閱讀數,但后來慢慢想開我們在過分追求利益或者效應的時候,寫作最初的快樂反而消散了。這是令人痛心的,我當初就是為了那份熱愛所寫的,沒有了快樂,那又有何意義呢,當你回到最初那份熱愛,反而閱讀量那些你擔心的事情不知不覺地就解決了。
當然,我們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也要積累經驗,找到寫作的規律,熱愛是一方面,但方法同樣重要,哪種歷史題材受歡迎,哪種又不受歡迎,為何受歡迎,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點。
但我想說的最終要的還是堅持二字。寫作就算你參加了再厲害的訓練營,你自己不練也白搭。大量的寫作才能把你的筆頭子練出來。我們中間要受到很多人的非議,嘲笑,和噴子的謾罵,但你始終要堅信,歷史寫作帶給你的快樂,這些所謂的困難就是浮云。
毫無指望地堅持不懈,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堅持吧,寫歷史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