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仰望星空》,主要表達了“星空依舊笑春風”的物是人非感:畢竟這些進了課本的作者,都經(jīng)歷過不少變革。課文學習結束后,意猶未盡的語文老師曰:“孩兒們,我們也來仰望星空吧,600字,除了詩歌。下課。”
一
即使是《難忘的一天》這類作文,那時候我寫起來也猶如難產(chǎn),更別提《仰望星空》。百般無奈,去求教時任高中生的堂哥。記得天文迷堂哥先后提到了“光年”“深邃”“歷史”等玄妙的字眼,只聽得我云里霧里,更加糊涂。眼看大限將至,我別無選擇,只能對那篇課文進行了像素級致敬——讀書人的事,能叫抄嗎?
后來就到了喜聞樂見的范文朗讀分享時間。有位同學寫自己小時候和奶奶看星空,感慨奶奶不知何處去,星星依舊閃空中。當時我就后悔自己以前光顧著撒尿和泥了,要是也找個親戚一塊兒看兩眼星空多好。等那位乖孫子同學坐下,老師就叫我接著分享,我還頗為得意:這老師忒好糊弄!然而飽含深情地讀了一會兒,就聽到同學們開始低聲交換意見,諸如“咋這么耳熟呢”“是不是拿錯了在念課文”等。
現(xiàn)在想來,所謂的范文朗讀分享,可以是狀元郎騎馬游街,也可以是賣國賊梟首示眾——我那作文顯然是后者了。語文老師如此陰險,更顯得我當時年幼無知。
二
《仰望星空》這種題目,對于世紀初沒有手機電腦,只有《優(yōu)秀范文100篇》的西北邊陲學子來說,確實不好寫。當然,這黑鍋得那位陰險的語文老師一塊兒背:她的傳道授業(yè)就是抱著一本教輔書念到下課,頗有今天某些大學教師念 PPT 的神韻;要她深入分析作文題目?算啦。
今天我如果再寫這個文章,那就簡單多了。先看“仰望”,可以想到“高山仰止”,把星空從物理的“高”升華為抽象的“高”,再結合“腳踏實地”,馬上就能寫出“胸懷理想,奮勇前行”的雞湯文,老師們也愛看,豈不美哉。
再從“星空”入手。肉眼可見的星有數(shù)千,但和宇宙所有星比起來如滄海一粟,這種“窺一斑而不知全豹”的矛盾就可以利用,講一講“越學習越發(fā)現(xiàn)自己無知” ,“感激默默無聞的奉獻者”,“警惕幕后搗亂的黑手”,甚至還能拔高到“論經(jīng)驗主義的局限”。這要再來點中外歷史軼事,亦莊亦諧,肯定嚇老師一跳。
還可以單從“星”入手,比如星光有著億萬年的延遲,這就是“眼見不為實,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引用黑客帝國正合適。某些特定的星也能做文章,比如導航專用北極星,一年一炮牛郎織女星等等。
三
遺憾的是,如今霧霾、光污染等環(huán)境問題讓人很難再抬頭仰望星空,最多低頭看看手機壁紙。咱的中學生要還想寫《仰望星空》,難度堪比蒙古的中學生寫《我愛大海》。
我還真產(chǎn)生了“星空再難笑春風”的傷逝感。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