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密碼學發展每個階段的特點
現代密碼學的兩次飛躍及里程碑事件
學習傳統密碼技術的意義
轉輪密碼成功的啟示
重合指數法
01 密碼學的發展歷程
?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古典密碼時期 ? ? 傳統密碼
近代密碼時期 ? ? 傳統密碼
現代密碼時期
? ? ?1.1 古典密碼時期
起始時間:從古代到19世紀末,長達幾千年
技術工具:手工
通信手段:信使
密碼體制:紙、筆或者簡單器械實現的代換及置換,是一種藝術
典型密碼:凱撒密碼、維吉尼亞密碼等
? ? ?1.2 近代時期密碼
起始時間: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即一戰及二戰時期。
技術工具:機械設備
通信手段:電報
密碼體制:手工或電動機械實現復雜的代換及置換,仍是一門藝術
典型密碼:Vernam密碼、轉輪密碼等。
? ? ?1.3 現代密碼時期
起始時間: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
技術工具:計算機
通信手段:無線通信、有線通信、計算機網絡等。
密碼體制:分組密碼、徐磊密碼以及公鑰密碼,有堅實的數學理論基礎,成為一門科學。
典型密碼:DES,AES,RC4,RSA,ECC,SHA等。
02 現代密碼學的飛躍及重要事件
第一次飛躍:1949年Shannon發表《保密系統的通信理論》,為密碼系統建立了理論基礎,從此密碼學成了一門科學,
第二次飛躍:1976年,Diffe和Hellman發表《密碼學的新方向》,提出了一種新的密碼設計思想,從而開創了公鑰密碼學的新紀元。
里程碑事件:
1976年,美國數據加密標準(DES)的公布使密碼學的研究公開,密碼學得到了迅速發展。
1978年,Rivest、Shamire和Adleman首先提出第一個實用的公鑰密碼體制RSA,使公約密碼的研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03 傳統密碼技術(字符間的置換和代換)
? ? ?3.1 定義
傳統密碼體制是指那些比較簡單的、大多數采用手工或機械操作對明文進行加密、對密文進行解密的密碼(對稱)體制,其安全性大多數與加密解密算法保密性密切相關。
? ?? 3.2 置換密碼
又叫換位密碼。根據一定的規則重新排列明文,以便打破明文的結構特性。特點是保持明文的所有字符不變,只是利用置換打亂了明文字符的位置和次序。
? ? ? ? ?常見的置換密碼:
列置換密碼:明文遵照密鑰的規程按列換位并且按列讀出序列得到密文
周期置換密碼:將明文P按固定長度m分組,然后對每組按1,2,3,。。。。m的某個置換重排位置從而得到密文C。
? ? ?3.3 代換密碼
代換:將明文中的一個字母由其他字母、數字或符號替代的一種方法。
代換密碼:建立一個代換表,加密時將需要加密的明文依次通過查表,替換為相應的字符,明文字符被逐個替換后,生成物任何意義的字符串,即密文。這樣的代換表,通常稱為密鑰。
分類:按照一個明文字母是否總是被一個固定的字符代換進行劃分:
單表代換(凱撒):一個明文字母總是被一個固定的字符代換
多表代換(維吉利亞、轉輪等):使用不同的字符代換
轉輪密碼的啟示:
實用密碼設備應必備四要素:
(1)安全
(2)性能
(3)成本
(4)方便
? ? ?3.4 體制分析
(1)單表代換---頻率
(2)多表代換---重合指數
????????密鑰的長度
????????交互重合指數的性質等同重合指數的性質
????????原理:英語文本與隨機文本的重合指數有很大的差別
????????首先利用重合指數法分析出密鑰的長度
????????計算任兩個密文子串的所有(26)可能的交互重合指數
????????根據交互重合指數,確定兩密鑰字母的相對位移
????????根據相對位移組,確定密鑰。
(3)Hill密碼---明文-密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