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一個很熱衷于談論關于國家大事的人,畢竟自己年紀還輕,有些東西看的也并不是很明晰,甚至只是只言片語的理解,所以不敢妄論,但我仍然是關心國家大事的。
? ? 近幾年來,中國網絡的力量在膨脹,群眾在社會輿論上的話語權日益強大,因此關于國民的性質討論在日益激烈。前段時間“于歡的辱母殺人案”一度激起眾多網友的駁論。至此對人性的探討上升了一個高度。然而我要說的是另一個問題——一個關于國性的問題。
? ? ? ?這個問題源自于同事們說起的微博熱搜話題——白種人在關于哪國女孩最難追問題的回答:中國姑娘是免費的小姐。對于這個話題,我心理是抗拒的,甚至是痛恨于這樣詆毀中國女性的答案。可是我要如何反駁?或許對于更為廣泛的中國女子,是不存在這樣的情況的,可畢竟有這樣的人給那些不懷好意的外國人造成了這樣的認知。于更多的中國女孩這是一頂標注好名目的帽子。我并未去查證事實,但我猜想這許并不是空穴來風。我只想問一問更多的中國女子或中國男生,你們對外國異性是否確實存在這樣的“傾慕”?不要急著給出一個答案。或許你可以換個視角來想想。同是電影,你看國產片和看美國大片的比例是否均等,或者說你對這二者的評論哪一方更占優勢;同是手機又有多少人崇尚于iphone,而非華為、中興等。由此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剛剛“關于中國女孩的問題”,我想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關于愛情,關于性的問題了。那究竟如何定性呢,我姑且將之稱之為“國性”問題。
? ? 在當下的中國社會中有太多這樣的現象,崇尚外國商品、追求西方化的生活方式、愛戀異國的各種星族、渴慕他鄉的山山水水。這甚至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以至于大部分的中國人沉迷在異國的莫名的情懷中不能自拔。當然,也有人說自己是例外,但我必須要說如果這種例外是經濟帶來的,那你還是慎重些劃分自己的派別吧。
? 我一度不能理解這種想法,可也不曾深究。而今說來心里竟頗覺委屈,甚至有些難堪。如果說不承認人家的言論,可卻又事實在說話;若說承認,那便是要承認我們在很多方面是落后的,我們正在進行著一場難以啟齒的似溜須拍馬的行為,這甚至是惡性的自我詆毀。我真的不愿如此,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那我且談談我對此的看法。
? ? ?如很多人一樣,我不得不承認外國的某些商品在品質上是毋庸置疑的,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追求也隨之提高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此說來中國人的東西就沒有好的了么?中國生產就成為了我們趨附外商的標識么?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我們或許該繼續深刻的思考一下那些劣質、假冒的是如何而來?
? ? 不過追根溯源,我想對于“中國人趨附異國人事”的問題該有更厚重的歷史原因。從清以前中國人閉關鎖國,一直自居高大,外邦全不可比。可是如今中國人的自豪感都去哪兒了呢?我且做些淺薄的分析。中國人的覺醒是源于外國的堅船利炮,從那時起大概國人的自信力就開始轉化為對異國的崇拜。魯迅曾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么》一文中就提到過“中國人的自信力是早就失掉了的,當然這是加以指部分中國人,倘若加于全體就是污蔑了。”的確,我們也只是針對部分人的某些行為略以揣測,并不是批判也不是指責,謹以此引起大家對自我的省思。其實這種民族自卑感許是從歷史延續而來,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外交往愈加頻繁,中國人的媚外思想越演越烈。我不否認發達國家在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引領這世界經濟的先潮,也確實感激于這樣的成果。但是我更想表達的是關于“國民心理”的媚外。大家普遍崇尚發達國家,崇尚外域文化,所以丟失傳統;崇尚異國膚色,所以丟失自我追求;癡迷他鄉風景,所以背井離鄉。這是出于對未知世界神秘性的好奇?還是對先進文化的自然趨向,又或是對已有民族文化的無意識排斥?突然想起前段時間讀過的一片短文《孤獨的老鄉》:身處異鄉的小吳一直在尋找一個與自己同名相憐的同鄉人,只是茫茫人海,他尋了很久也未果,終有一天他聽到了熟悉的鄉音。但是當他去認時,卻被斥罵為“神經病”。或許在國人之間這種情況并不會出現,畢竟黃皮膚、黑眼睛是我們最典型的特征,否認并不管用。況且對于更多的中國人還不至于忘本,大家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銘記著自己是華夏子孫,是龍的傳人,是中國人。譬如在對“薩德”事件上,國人一致抵韓。
? ? ?但是讓我們再回到話題的開始。白種人對中國女孩的定位,是始于對我大中國的不屑,然而反映的根本問題是部分中國人國性的迷失。這種迷失是對自我認知的不全面,是對本國文化的不自信,也是對他國國度的盲目癡迷。說到底這些或無傷大雅,這是一個民主的國度,每一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所喜愛的權利。而我想提醒的是,這種迷失的結局是危險的。這種崇尚異域風情的根本是民族文化的迷失。面對他國文化我們極力吸收,而對本國的東西卻潛意識在排斥。長此以往,我們失掉的將不僅僅是民族自信心,也不光是國性,而將是整個民族的自我。
? ? ? ?我不熱衷于談論國事,只是關心國家。假若有一天我要成為異國的“小吳”,我相信我會找到同我一樣的“中國人”。我們并不孤獨。
? ? ? 愿走在他鄉,你能時時想著我們身后有一個龐大的國家在陪伴著你。
? ? 愿行在中國,你能更多的念及國的意義,挺直腰桿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 愿思在心間,你能為自己是華夏子孫自豪,且為我民族的發展貢獻自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