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最近幾日,游走于心間、腦海、書海、網上沖浪,信息紛繁復雜,知識琳瑯滿目,智慧閃閃發光。然究其「本源」,往往“管中窺豹”,神龍見首不見尾,綿綿若存,而又不知其由來。論其奇妙,妙不可言,宛若“道可道,非常道”爾。
? ? ? 雖說不可說,但有時又「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非狂妄自大,或是炫耀抖帥。一言既出,必會眾說紛紜。罷了罷了,了卻生前不明事,奈何紛紜雜沓生。
? ? ? ?「何為信息?」世間萬物,一草一木,所觀、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為信息。
? ? ?「信息為何?」信息本不具有“實相”,好似我們能聽到聲音,但它沒有“大小”“胖瘦”的客觀形狀。我們能聞到氣味,但也很少有人能將某種氣味絲毫不差的記錄在案,并且能一再“粘貼?復制”。
? ? ? ?「信息」,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媒介”。好似我們能夠通過書信、郵件、文字進行互通“消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媒介”,也有一些信息“固化”,成為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定理、客觀規律」。
? ? ? ?而對于不同類別信息,在傳遞、接收時,會因為閱歷、喜好、境界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解碼、編譯”,經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么會說“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
? ? ? ?信息本屬于“一對一”或是“一對多”的信息傳遞,多由單一“發送者”傳出。這種交流模式,多見于古時「著書立說」,以及在現今動物群體中(因為大多不具備文字書寫、記錄、保存等信息“固化”能力),那種「一唱一和」或是「曲高和寡」的蟲鳴鳥叫。
? ? ? ?“信息的固化”,利弊參半。好似“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經由固化信息的學習、消化、吸收,你能夠快速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星星。但也存在,“前人栽草,后人除草”,費力不討好的狀況。好似“日心說”以及“新大陸”。
? ? ?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大浪淘沙”,時間好似是那個最為公正的「證人」,只是能夠經由這位證人作證,大多“當事人”早已“作古”,所以許多“生前事”,多是蓋棺定論后“后人評”。
信息的“生命力”
? ? ? 我們往往將自己的頭腦或是心田比作“空地”,而「信息」好似有一種特殊的魔力,讓你不得不驚異于“心想事成”的神奇,“物以類聚”的奇異。
? ? ? ?自然界中,“抱團兒”現象屢見不鮮,好似“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堤」的 “毀”源于「蟻穴」,“一生二,二生三,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也許,毀掉「堤」的并非蟻穴,而是時間玩兒的一個“小把戲”,物以類聚。
? ? ? ?對于「九層之臺」,大同小異。雖然現今早已高樓林立,大多是混凝土澆灌出的一個個框架。但是,倘若沒有了沙與沙、石與石、鋼筋與鋼筋的結合、聯手,怎會有現在固若金湯的“萬丈高樓平地起”。
? ? ? 如果真得可以看到瞬息萬變,或是“一眼萬年”,你也許會更加驚異于“物以類聚”的妙不可言。
? ? ?所謂“心想事成”,相近于“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就好似,我們時常聽到的“一萬小時理論”,雖說大家的起點參差不齊,但如若真得至真至誠的堅持了一萬小時,那一定會有不同凡響。但也有個小提醒,那就是「聚焦」。倘若你也堅持了一萬小時,但精力是放在了十個,甚至二十個目標上,也許也就僅僅是勉強露頭而已。由此也不難看出,為何“姜還是老的辣”,以及不同凡響的天才,最后為何僅僅成了“人才”,或是“泯然眾人矣”,大多是精力渙散,不夠聚焦所致。但凡歷史上留下足跡的大家、奇人,多是有一技傍身,也多有技不如人之處。恰如一句俗語所講,“一招鮮——吃遍天,樣樣通——樣樣松”。
? ? ? ? 再反觀,當今歷史、信息,更迭、換代之速度,僅由國產手機由起初一年左右發布一次新品,再到近期一年推出三五款新品的速度,就能有所覺察。一方面,我們艷羨于民國時期,好似郭沫若、季羨林這般大家、通才的學識淵博,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彼一時,此一時”。如果僅僅經由一己之力,將幾部典籍“生吞活剝”,也許僅僅只是懂了一點點皮毛,隔靴搔癢罷了。再者,向來人們的目光,多是盯在“第一、唯一”,倘若他人早已“跑馬圈地”,你再迂回包抄,也僅僅是“踐踏土地”或是為他人“拔草、除蟲”而已。
? ? ? 信息有奇特的生命力,“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皆可留存,但在其最為羸弱的“襁褓期”,有時又是其「變異」最快的時候。好似你取來一張白紙,上面有一滴墨跡,會有無盡創作的可能。而如果取來一張早已反復涂改、字跡模糊、僅僅只有“邊緣地帶”允許你舞文弄墨,哪怕你“胸有陳兵百萬”,但礙于“土地有限”,你也僅僅只能派出一兵一卒,或是一個小分隊,難以抹去其中的污染、涂畫。
? ? ? “反者道之動”,如若給你的是「黑紙」,為何不用“粉/白筆”作畫呢?好似“白紙黑字”,「黑板白筆」又何嘗不可?
? ? ? ?“信息”有特殊的生命力,你拼裝、組合,它好似百變金剛,“有模有樣”。哪怕你瓜分、瓦解,它也不至“夭折、衰亡”,要知道,并非只有“完整的”信息才是“信息”,簡短的信息一樣能夠「表詞達意」,好似你只是聞了一下米飯的味道,你就知道熟到幾分。炒菜時,也僅僅是嘗了一兩個,你便斷定味道幾許,是否添油加醋。
? ? ? ?信息,有特殊的生命力。綿綿若存的呼喚,往往會歷久彌深。它特殊的生命力,既可以單兵作戰,又能夠群雄逐鹿,也存在相愛相殺,或是“不打不相識”的一見如故。
意之所向,心馳神往。在你的心中,“信息”是活靈活現,還是死氣沉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