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住院時候,隔壁是個懷葡萄胎的中年婦女。
葡萄胎是什么?我沒聽過。她說:"葡萄胎很危險,子宮里面不是胎兒,而是像葡萄一樣的氣泡。我去B超時候肚子是五顏六色閃閃發光的東西。醫生說最少要做幾次清宮才能把葡萄胎清除掉。我好害怕!"
于是,我找了下度娘: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亦稱水泡狀胎塊(HM)。
她又接著說:"我的肚子昨天一直不舒服。我是個怕疼痛的人,打吊針我都怕,清宮我更害怕了。還好昨天晚上肚子痛,我去廁所時候出來了一些。今天B超,里面的"葡萄胎"少了很多。醫生說只要做一次清宮就可以了。"
這個女的給我留下很深刻印象,因為她話比較多。只要我坐起來,就不停找我聊天。
她說她在工廠上班,她老公跟她異地,她已經生了兩個孩子,上初中了。她生孩子時候,她老公沒有陪她。我很好奇,她老公一個多小時了的車程,為什么在老婆生娃時候不陪老婆孩子呢?但是,我還是克制住不去問。
最讓我覺得有點好笑的是,只要一打針她就大叫。打一次屁股針她就叫疼三個小時。屁股針她每天被打一針,我每天三針;吊針她每天兩瓶,我三瓶。每次打針,她就叫疼。而我,很平淡的面對著。
我在想:一個四十歲的女人仍然怕打針,除了心理狀態不好之外,還有什么原因?或許從小經歷的挫折太少了。
多點苦難其實是件好事,磨練人的意志和心態。
我小學一年級就去賣菜,有時候被人騙了,一大框菜賣了幾塊錢,回家被我媽罵。
小學二三年級開始,自己去鎮上的批發部買東西,然后拿到村里小賣鋪附近賣,被那個叔叔趕。
小學六年級,自己去廠家拿貨串珠子,找了村里很多小朋友幫我串珠子,我掙取中間差價。
小學六年級畢業后第一次去做暑假工,兩個月,老板才給300塊錢,我爸因為這事跟老板爭執很久。我媽心疼我的手變得很粗糙,那么小去打工就要加班……
小學期間有一次因為貪玩摔斷了腿,住院了很久。還有一次被開水燙得很嚴重,也住院了很久………
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我所經歷的挫折比同齡人多很多,所以我的心理年齡相對同齡人來說年長一些。
上次我說我是90后的,哲漢說不相信。我確實是90后的,只不過跟現在的90后相比有那么些許不同罷了。我覺得給別人不同感覺的原因,大概就是我經歷過的那些挫折吧。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