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睡的媽媽們,誰也不欠你的

早上起來被刷屏了,朋友圈看到好幾個公號都在轉發此文《致每個陪睡的媽媽,全世界欠你一個擁抱》(此處無鏈接,沒看過的可以自行在微信輸入題目搜索)。


圖片來自網絡

我不是說媽媽們不偉大,每天睡眠不足頂著倆黑眼圈就是活該。我自己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分房前都是跟我睡,老二尚未斷奶,晚上夜奶也是不斷在我身邊拱來拱去找奶吃,老公酣睡沉沉基本上幫不到什么的。

媽媽們是很辛苦,十月懷胎、陣痛分娩、母乳開奶、哄睡陪玩的每一件事,都十分的不易。可是,這不是全世界欠你的。你若真因此就覺得,我這么辛苦了,那么孩子應該如何對我,老公如果應該如何對我,公婆應該如何對我,全世界的人們都應該如何對我,那你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苦惱中,覺得自己特別的悲催命苦。


圖片來自網絡

與其他關系中講究付出與回報的平衡不同,親子關系大概是唯一一種單向性的關系。親子之間“愛的流動”總是由父母指向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撫養與愛是不容置疑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是“不求回報”的,而不是一種愛的交換。

現在的女性大都講究人格的獨立,在她們這里,生育權這件事本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因為愛,因為延續愛,因為心中所想,才會去生去養自己孩子(那些生而不養的不在本文討論之列)。不管是因為沒有人幫忙,或者是對家中其他人的照料不夠放心而事事親力親為,本身對孩子付出的同時,就已經是有收獲,所獲的是一種付出的喜悅、關愛的喜悅、對生命照顧的喜悅,看到一個香香軟軟的小嬰兒在你的懷中甜甜地吃著奶,看到孩子因為你的照料而健康成長,這些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足以感到欣慰了。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的這份付出放在一個犧牲者的角度,認為我是因為孩子,因為家庭我犧牲了我的睡眠,我的健康,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的愛好,覺得自己十足是一個受害者,希望別人對此而有所補償,看到別人因為我這樣做了而對我心懷愧疚,滿懷感激的時候,才覺得平衡,那就把自己擺在了受害者的角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卡普曼三角形,在所有的心理游戲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與犧牲者這三個角色,而每一個人都在這三個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換位置。表面上我們常常以犧牲者和拯救者這兩種姿態出現,事實上卻施加給別人很大的負擔與壓力。當你是受害者(你們都對不起我),你的關系已經是進入這個循環,即使周圍的人再關心再幫助你,你可能都不會覺得滿意。除非你具備了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你才能夠真正從這個不斷重復上演的心理游戲中走出來。

轉發原文的陪睡媽媽們,大概也是覺得文章頗有共鳴,希望自己的家人們可以關心自己、幫助自己,如果老公能有個體貼的問候和擁抱那就再好不過了,也不會真的要什么全世界的擁抱。

愿每一個媽媽,都能照顧好自己,溫柔而有力量。


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1 據說每個女司機,都是上輩子折翼的天使。我想女司機加路癡,一定是掛著氣球飛翔的折翼天使。 我不幸的就是第二種,...
    妮妮小屋閱讀 654評論 0 0
  • 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從小到大都沒怎么學過“怎樣和人打交道”這門技巧,或是靠著家長老師口中的只言片語,或是靠著電視...
    墨霜閱讀 201評論 0 0
  • 這個暑假是個不一樣的暑假,雖說這個暑假不像以前的暑假過的那么自由,爽快,但是我覺得這個暑假我的世界都是明亮...
    清風南笙閱讀 464評論 0 0
  • 我外婆每次來我家總會買點兒菜啊零食啊什么的給我媽媽。 然后我媽媽每次看到她拿東西來,氣就不打一出來,她覺得是因為每...
    abdec69fff26閱讀 27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