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者說過下面的這些話:“他把我氣瘋了”,“我根本沒時間做”,“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點就好了”,“我只能這樣做”…… 是的。
這些話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漫天繁星一樣的常見。也許你已經意識到這些繁星很讓你煩心,你也知道這樣不好。可為什么生活中會有那么多煩心事呢?是因為“生活太殘酷”嗎?咳咳,我有必要提醒你,這個答案本身,也很“煩心”。
有人立刻站起來反駁:“我說事實算是煩心嗎?我確實是辦不到,他確實讓我怒不可遏,我確實就是這樣的,我就是我。如果讓我假裝開心,我辦不到。” 可是,這真的是事實嗎?他說了不客氣的話是事實,時間緊張是事實,你的妻子不夠耐心也許也是事實。但是,這些事實讓你沒有了選擇,所以不得不這么做,卻未必是事實。**這是推卸責任:我沒有責任,責任在他,責任在時間,責任在我妻子,是命運、基因、環境決定了現狀,讓我沒得選擇。 **
真的就沒有選擇嗎?
但很明顯:不是沒有選擇!
但為什么你會認為沒有選擇呢?
這么多煩心事的根源在于你本希望:“他應該讓你很高興”,“你應該有時間做”,“我的妻子應該更有耐心”,“我本應該能換一種方式做”,這是你期望中的世界。而現實卻恰恰相反:“他把我氣瘋了”,“我根本沒時間做”,“要是我妻子能更耐心一點就好了”,“我只能這樣做”。
這所有的煩心,都是期望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反差。
這明顯的反差,用俗話說,就是事與愿違。必然導致你內心的煩躁。
而這種煩躁,你一時間并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為了讓自己感到舒服,只能把原因歸結外因。于是就有了責任在他人、在客觀因素,我別無他法,我沒有選擇。
這樣做,雖然一時間,給你帶來了快樂,讓你沒有那么煩心,但是并不能幫你改善這樣的情況,你的妻子依然是沒有耐心,你依然是沒有時間,下一次你依然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既然已經遇到現實和期望的反差,而且有些事情,你是避免不了的,為什么不多花一些時間來看看到底是為什么?
比如,你的妻子沒有耐心,其實本質上你也是沒有耐心,如果你有耐心,可以幫助她讓她更有耐心。而你卻這樣沒有耐心的對她。長此以往,你們的耐心會越來越少。這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為了避免這樣,你在她沒有耐心的時候,一定要自己有耐心,幫助她解決問題。這樣她才能更有耐心。一切都是相互的,就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樣就進入了一個正向的循環。有些問題都是幾天前、幾個月前、幾年前埋下的,同樣你現在的幸福也是幾天前、幾個月前、幾年前的播下的種子。
解決一個當下的問題,也許會在當下產生結果,但更多的是對將來產生影響。
而每解決一個當下的問題,就是讓現實世界和期望的世界更加接近。
但有些情況下,我們也許改變自己期望的世界,讓它和現實世界更接近。比如,你之前以為一切事物都是靜止的,可是后來發現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
對于現實世界和期望的世界:
你的感知 | 現實世界為 A | 現實世界為 B |
---|---|---|
期望的世界為 A | 幸福 | 煩心 |
期望的世界為 B | 煩心 | 幸福 |
這表格可以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當期望世界和現實世界是一致時,你會感到幸福。當期望世界和現實世界是不一致時,你會感到煩心。
那么表格也在告訴我們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每次煩心的時候,就是一次讓現實世界和期望世界統一的好時機。煩心,就像一個溫度計一樣,告訴你,現在溫度不適宜了,需要調整了。煩心是一個信號,告訴你需要做出改變了。
所以說煩心也不是一件壞事。真正的壞事是,你沒有正確的對待煩心
總結一句話,每次的煩心,都是你離幸福更進一步的機會。
小結:
解決一個當下的問題,也許會在當下產生結果,但更多的是對將來產生影響。
煩心是一個信號,告訴你可以離幸福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