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軟筆練習

《道德經》第66一67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六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③,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江海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匯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處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夠成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言辭對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雖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負擔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推戴而不感到厭倦。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①,似不肖②。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③!我有三寶④,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⑤,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⑥;儉故能廣⑦;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⑧。今舍慈且⑨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⑩,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F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柔慈來保護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