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柳君
在工業時代,人們購買一件商品時,所花出去的金錢很多時候用在了非商品上。
比如渠道費用,營銷費用等等。
工業時代,是中心化傳播的時代。
一件商品、一家企業想要家喻戶曉,要借助各類媒體平臺廣而告之,使更多的目標客戶知曉。
在那個年代,即使一件品質好的商品,如果沒有足夠的廣告預算,怕也是養在深閨無人知,最后的處境好不到哪里。
在那個時代,廣告費用持續攀高,廣告的價值、營銷的價值被無限夸大了。
各類明星以天文數字代言,一撥又一撥的客戶涌進各媒體平臺的大門,那是一個廣告從業者們幾乎不用愁生意的時代。
一個僧多粥少,中心化傳播的時代。
由此而來的,便是產品連接用戶的成本巨大。
產品不得不以高出成本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價格出售。最終花費巨大代價購買商品的,就是那些被稱為“上帝”的客戶們。
在工業時代,從某個角度來說,產品品質可以不那么令人尖叫,但廣告、營銷必須要做的足夠好。
即使各企業市場部的頭門無從知曉花出去的巨額廣告費究竟是哪部分在起作用,也不得不逐年向公司申請更高昂的營銷預算儲備。
幸運的是,在今天,在互聯網時代,這個格局已被完全顛覆。
“今天是亞文化的時代,一個屌絲,一個小人物,只要善用社會化媒體,以少量的投入,便能迅速躥紅。為什么?因為認知流通成本下降了。”
是的,在互聯網時代,在移動互聯時代,信息的流通成本大大降低。
意味著產品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客戶們不用再為那么多沒有意義的環節付出代價。
“互聯網時代,產品連接用戶的成本為零,產品本身就是廣告”。
這個時代,是一個屌絲也可以逆襲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