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來源和酒的文化
文/湘南逸客
? ? ? ? 一說到酒,大家都會想到杜康,因為杜康是酒的鼻祖,也是夏朝的第五個國王,夏朝的第一個國王是夏啟,也就是大禹的兒子,杜康按照輩分來算,也就是大禹的重孫子的孫子。杜康又叫姒少康,姒少康這個名字知道的人很少,鮮為人知的名字就是杜康,現在知道杜康的保證是因為酒而知道的,真正知道杜康是夏朝第五個國王的少之又少。
? ? ? ? 說到杜康造酒,起因就是杜康的父親姒相被寒浞所殺的時候,杜康長大后又逃至虞國任庖正,就是在擔任庖此期造出了酒,庖正也就是當時的一個后廚的師傅,也就是個廚官,那時候廚官也要負責看管糧庫,在當時糧庫也是很重要的,在這上面下的功夫也是很多的,正是因為杜康的這個職位,也就成就了他當時釀造酒的一個傳說,正是因為這個傳說,也可以很好的說明酒來源和酒的文化。
? ? ? ? 說到酒就要說到一個傳說,有一天天降大雨,杜康就要去糧庫看看,那時候的糧庫是由木頭搭建的,結果糧庫就漏水了,想必大家也知道,酒也就是水和糧食到一起發酵出來的, 后來糧食和水在一起就發酵了,從糧庫旁邊的縫隙里面流出來一些液體,杜康的好奇心比較重,然后就拿了一個碗過來接,也就是因為他的好奇心喝了第一口酒,喝了一碗后就覺得渾身發熱,飄飄然了,覺得味道還可以就一連喝了好多碗,然后就是最早的酒把這個杜康給喝醉了,后來醒來后杜康就想明白了,這個用雨水和糧食是天然發酵的,但是總覺得心里面缺點什么的東西,如果用人工專門做這個保證會更好!
? ? ? ? 從這件事開始后杜康就一直琢磨,琢磨怎么把這個做好,也許就是杜康的這個誠心感動了上天,有一天晚上有個菩薩給他托夢,說讓杜康把糧食和水混合在一起,等到第九天的酉時,你在自己家門口等著,等那時候過來的三個人,每個人滴一滴血到你造的這個液體里面,這個就好喝了,后來杜康醒來后一想,試一下吧,反正也沒什么把所有的都準備好,然后到了第九天的酉時杜康就到自己家門口等著,心想這個菩薩是不是騙他的,這么早怎么會有人過來,正在想然后就聽到了有吟誦的聲音,結果過來了一個讀書的書生,杜康把這個事的前前后后都說了一遍,后來這個書生就很樂意的滴了自己的一滴血。然后杜康又開始等第二個人,很快聽到了馬蹄聲,結果又過來了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將軍,杜康攔下這位將軍,說清楚原委這位將軍也在里面滴了一滴血。等第三個人左等右等就是不來,眼看這個時間就要過酉時了,轉身一看家門口樹下正躺著一個傻子,杜康二話沒說就把他拉進去滴了一滴血。
? ? ? ? 就這樣書生、武士、傻子三個人的血在酉時之前就滴到了里面,等到后來一嘗果然鮮美無比,但是這個東西叫什么呢?杜康一想三個人一人一滴血,那不是三滴嗎?那就是現在的三點水,這也有點少,又因為是酉時釀造出來的所以在三點水旁邊又加了一個酉字,這個有倉頡造字的意思,但是這個字叫什么呢?后來杜康想了半天,這個三個人的血是三點水,酉時,菩薩說的里面只有一個第九天沒用,有個九所以這個字也就叫酒了,取的九的諧音,就這樣酒就出來了。
? ? ? ? 后來這個就大量的生產了,很多人就喝了這個酒,然后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人,才明白了書書生、武夫、傻子各滴一滴血到酒里,也就成了喝酒的三種境界。
? ? ? ? 第一種就是書生,喝酒之時吟詩作賦,喝起酒來也溫文儒雅,很多文人也與這個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也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還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樣酒和文人墨客的故事也就慢慢多了起來。第二種就是武夫,喝酒之時壯膽,像武松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 關羽溫酒斬華雄,很多的武林豪杰都特別能喝酒,喝酒之后的戰斗力也明顯不一樣。第三種就是傻子,喝酒之時不計后果,喝完酒也就癱了,也就是啥都不知道的那種。
? ? ? ? 所以在喝酒中也就有了三個階段,也是三中境界,剛開始喝酒的時候,溫文爾雅,出口成章,都是一些喝酒做樂的雅士,這就是書生的那一滴血起作用了,慢慢的吃也吃好了,人也玩熟悉熟,氣氛也搞起來了,喝酒就喝成了“三伏天下雨雷對雷,誅仙陣交鋒錘對錘,兄弟們喝酒就該杯對杯”,這就是第二滴武士的血起作用了,然后喝著喝著也就喝大了,嘴里也就開始胡說了,這就是第三滴傻子的血起作用了。
? ? ? ? 有的人覺得這個傳說有點荒唐,也就正是這個荒唐的傳說,完美的詮釋了酒文化,所以喝酒最好就是表現書生這一滴血的效果就好了,真的關系鐵,不是在公眾場合,也可以讓武士的這滴血稍微發揮點作用,但是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要讓傻子的這一滴血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