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終能走多遠,取決于見識。作者鄧志斌

諸事不順的人都有三個問題。

缺乏見識,缺乏愛,缺乏規矩。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杭州19歲雙胞胎姐妹,分別被牛津和劍橋錄取。

在記者采訪時,姐姐亞晞說,我們從來沒有過任何除了興趣外的補習班,爸爸媽媽對我們學業上的要求是,只要問心無愧就可以。

有些眼尖的網友在這段新聞中看到了重點,雙胞胎的爸爸是企業家,媽媽是全職主婦。

于是下面一條點贊數很多的留言里寫道,這是富人的教育,有錢才行,我們輸在了起跑線,這就是命。

看著這條留言,特別想對這位網友說,其實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缺乏知識。

新聞里還有一段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運動要求非常嚴格,和成績相比,他們更在乎的是我們身心健康,為人處事和熱愛生活。

出生的貧窮或者富有,真的能決定人一生的命運嗎?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請收起隨時碎掉的玻璃心,常常聽到這么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著名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說,一招領先,一輩子領先。

于是一批批父母在起跑線上展開了不問前路,不計后果的殊死搏斗。

最近在吳軍博士的新書見識里,看到了關于起跑線的經典解讀。吳軍博士是硅谷風險投資人,曾經的他是谷歌資深研究員和項目負責人,也是騰訊負責搜索業務的副總裁,用他的話說,從小到大,他都是在一流的學校里度過周圍的樣本也算是中美兩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按理說這批人應該有一個非常好的人生。

但實際的情況是,在這場馬拉松中,每過一個階段就有人主動退場,最后的贏家不是一開始跑得快的人,而是為數不多堅持跑下來的人。

把起跑線看得太重的家長們,削尖腦袋幫孩子在起跑線上搶到一個好位置,然后就把孩子保護起來,最好不要受到任何挫折和刺激,好像這樣人生就妥妥地成功了。

于是在起跑線理念下長大的孩子,變得輸不起,遇到一點事情就整個人都不好了,要知道,即使考進了清華大學,也有那最后30的人的起跑線永遠在調整,人生的賽道永遠無常,時時歸零,而后30%里的人,那些玻璃心往往會讓人把一手好牌打爛,在長途奔跑中黯然退場,拉都拉不回來。

在世界上中彩票大獎的人里,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在十年內把千萬到上億的資產敗光,然后的生活軌跡該什么樣還什么樣。

出生于一個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里,進入一個好學校,遇上一個好老師,都跟中彩票一樣,頂多只能算是交了一次好運而已,大家都在訓練,搶先跑出去十幾米的爆發力,卻忘了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這場長跑中所考驗的眼界,精神,體魄,人格,性情,變量太多了。真實的命運常常是運給你的東西,命撐不住,運是一時的,多次的本命是一生的持續的,你只看到了雙胞胎姐妹出生時的物質條件,卻沒有看到他們在父母的格局和見識的滋養中,在尊重和愛的環境下,一點點長大,并努力實現自我成長的漫長過程,沒錯,這才是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