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逃離微信(社交工具)的幾種姿勢
當你開始恐慌,開始感受人群躁雜中的孤獨時,你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走
微信在構建自己的帝國,但生活在里面的人民不自由
? 不自由成為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微信根本上是工具,從微信被廣泛的應用到工作場景中,一部人就已經開始累了。伴隨著微信的無時間和地點約束,很多工作也“不懂事”的想當然的侵入大眾生活。畢竟工作狂屬于自我修養,被外人強加過來的就是干涉入侵。這種不自由,不僅限于工作。學校也開始以微信之名干涉到學生生活中。
? 工具對于親密的人來說,越聊越孤獨:任何聊天工具都沒有身臨其境的時候。再好用的工具其實服務的大眾陌生群體。比如,你跟父母可以天天微信聊天,但是并不能代替你本人面對面的聊。對于關系親密的人,不同于面對面聊天會讓人心情安靜,工具聊天結束后帶來的更多是焦躁不安。微信被使用的越頻繁估計越容易焦慮。
? 過度依賴即意味著背叛。這是站在物極必反的理論上講的。過度絕對不是什么好事。一個人過分依賴另一個人,結果不會圓滿。我們整個社會都在講獨立。獨立是什么,獨立人格和獨立經濟自由。獨立人格第一位,那基本的一點就是獨處而安靜,懂得分寸。很多人一旦沒事干幾乎一天的時間都泡在微信里的。這是沉侵式的依賴,他們會覺得不看看沒有安全感。其實,越看越沒有安全感,連自己的獨立意識都丟了。過度依賴跟吸毒無異。
? 各種腦殘雞湯和傻缺的常識知識,以及低級營銷在趕走優秀人才。一個社會多么明智就看普通大眾的思想觀念認知。可惜的是,微信成功的滲透到中國的鄉鎮,卻無法開啟民智,這不怪微信本身。一些私心者和別有用心的人總是鉆空子。一些沒有良心和道德的商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圍繞著人性的“貪、色、權、利、奢..”等,不做正面引導,反而趨而迎之。優秀的人自然不答應,可又解決不了,自然就逃離了。一個社會多么明智還看這個社會有多少知識分子敢說點實話。
? 科技進步速度大于大眾接受速度。疲于追趕必然大部分人會掉隊,另一大部分奮力追趕的一看掉隊的,就跟著撤了。
? 泛娛樂并不能再具有魔力,已經開始表現出自己的劣勢。社會進步我們開始追求精神滿足。社交網絡目前更多是關注大眾娛樂,很少設計個人的。世界進一步打開,湖南衛視的節目就開始蠢不可及,大家會發覺。發覺后就是離開你。對于娛樂,沒有絕對的忠誠。社交工具也是。
一言以蔽之,從社會角度說幾點我們可能逃離微信的姿勢。剩下交給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