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金句都是一座燈塔,那些真正洞察了用戶心理的金句,一直在發揮著作用。
來開一個眼睛說的欄目,不定期更新,最少一周更2次,最少更滿100篇。
來說一些金句,一些大道理,一些故事。
也許有時候會引起些許/強烈不適,慎看!
萬一搞砸了怎么辦?
我不行的,我從來沒有嘗試過…
他是重點大學研究生…我什么都不是…
哪來的那么多萬一?誰沒有個第一次?什么都不是還不做…
我們常說,知道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大抵是因為只是知道,沒有記住,又或者只是記住,沒有去做。
別怕不會,別怕加班,別怕做事。
趁年輕多加班,多學習,多干活,你把它當成一個充實、學習的自我長進過程。
昨天和一個朋友聊天,發現大家其實都很有想法,但是一直沒做出來,只因為,要求太高,想太多,怕做不好…
個人認為,我們去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或是做一個新的事情的時候,啟初都是一個探索的狀態,暴露問題,解決問題,往往是最快的。騰訊、阿里也不是一夜就做到現在這么大的,不斷的去做,去復盤,去迭代改良,或繼續,或放棄,都是做了才知道。腦補了一場好萊塢大戲后,最多是頭腦高潮,現實是,竹籃打水,空空如也。
說句不好聽的,想那么多干嘛,又不是有個千八百萬的,本來就什么都沒有還怕什么萬一。你想來想去不會的還是不會,問題扔在那里,不去學不去做,除了年齡在長,技能,工資,人脈,啥也沒長。
你下班的時間,放學的時間,帶娃之外的時間用在哪里,就決定十年以后你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年紀一大,人的雜事越來越多,能抽出時間去上線下課,線上訓練營,正經看書,變成了很奢侈的事。家里不陪老人也得陪小孩,不陪小孩也得陪先生太太。不陪這些人也得被領導拉出去喝酒打球,就算這些都沒有,自己還有一些小愛好,時間精力方方面面組織在一起,會把你的時間統統瓜分掉,你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時間不夠用的人。
22歲的我都有如此感覺,到35歲以后,上有老下有小,體會100%更強烈,沒有那么多歸你自由揮霍的時間了,不要再浪費時間在糾結和抱怨。
這個時間段用來自己長進,增加一些價值,形成一些思維的結構,形成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終身受益。按部就班不會讓你變成一個多優秀的人。
反正我是這么做的,以后會怎樣我也不懂,我只知道不去真正的思考,真正的執行,反正結果也好不到哪去,我也只會用這種方式,誠實思考和勞動來應對這個世界,善意的勸勸大家,有時間多做一些讓自己有長進的事情。
問自己學的會嗎?這問題無解。
問自己什么時候學會?這是你的選擇。
???以進化為榮,以安逸為恥。
???我來人間一趟,必須閃閃發亮!
???這里是眼睛,很高興遇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