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乖乖:
媽媽剛忙完工作的事,沒來得及寫情書,今天只好接著你講故事。是不是看文稿和聽音頻的感覺不同呢?
今日故事:微小失誤,巨大浩劫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
不對,在哪里跌倒,你要換個地方站起來,否則你會跌倒兩次??吹絼e人在哪里跌倒,你最好別走過去,否則你會跟著跌倒。
核能發(fā)電因為一次小跌倒,造成一場大浩劫。1986年,在蘇聯(lián)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列寧核電廠”(現(xiàn)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要進行一項安全演習,試驗如果反應爐突然斷電時,要如何能夠迅速恢復供電。
他們在4月26日凌晨開始演習,沒想到斷電后,不知道為什么無法恢復供電。1點23分反應爐爆炸,頂蓋被炸開,燃料鈾、石墨散落周邊區(qū)域,一股超強的輻射氣流從裂口沖上一千米的天空。
第一時間趕來救災的消防隊往電廠噴灑大量的水,不但滅不了火,還有兩名隊員當場犧牲,其他的二十八名消防隊員也因為接觸過量輻射,日后全部死亡。
天終于亮了,但恐怖的黑夜才要開始。當時測量輻射的單位是倫琴,正常空氣的輻射值是0.000012倫琴,而在距離核電廠三公里的小城普里皮亞季,26日中午就測到0.2倫琴的輻射,超出正常一萬五千倍,到了傍晚達到六十萬倍。而在核電廠區(qū)是2080倫琴,相當一億七千三百萬倍,人待在那里十五分鐘就會死亡。
4月27日,政府把普里皮亞季的四萬三千名居民全數(shù)撤離。人走時什么都不能帶,連寵物也不準帶走。切爾諾貝利的輻射隨著大氣向四面八方擴散。
28日,瑞典就測到超標一百倍的輻射,接著全歐洲都出現(xiàn)警報。輻射隨著云飄,跟著雨水落入地面,所以它污染的地區(qū)不是從災變的中心往外均勻擴散,而是在地圖上像花豹的斑點那樣分布。蘇聯(lián)這天對外公布切爾諾貝利發(fā)生核事故。
因為核污染而廢棄了的切爾諾貝利毀損的四號爐心有一千二百噸的鈾燃料,在三千攝氏度的高溫下燃燒,熔化的輻射粒子像蒸氣般一直升起,進入大氣,隨風飄散,所以首先要滅火。水沒有用,軍方調來三百架直升機,往反應爐空投混合硼酸的沙包。一包八十公斤,總共投下六百噸的沙包才控制住火勢。但反應爐上方的輻射高達三千五百倫琴,所以負責空投的直升機一次只能丟六包,就得趕緊飛離。即使停留這么短的時間,仍有二十七名空投人員幾天后在醫(yī)院痛苦死亡。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空前重大,輻射污染的后果更是可怕。但蘇聯(lián)政府想要控制情況,掩蓋真相,所以完全沒有把災情告訴人民,其實政府也不清楚危害的嚴重性。要命的是,這時正好碰上5月1日勞動節(jié),各地的慶?;顒诱粘Ee行。烏克蘭的大城市基輔離切爾諾貝利只有一百三十公里,在5月1日舉行大游行,這等于讓千千萬萬的人民,尤其是兒童,在沒有任何遮蔽下,直接接觸高輻射的空氣。烏克蘭的最高長官、第一書記謝爾比茨基,也帶著孩子、孫子,一起參加慶典。當他知道真相后,感覺對不起人民,便自殺謝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5月2日,政府撤離切爾諾貝利周邊三十公里的十三萬居民,并且把境內所有的動物全部撲殺。
雖然已經(jīng)丟下六百噸的沙包,但反應爐里面還有一百九十五噸的鈾燃料棒在燃燒,由于上面被沙包蓋住,鈾熔化的放射性巖漿便向下腐蝕,當巖漿熔穿水泥地板,便會碰到下面的積水坑,這是先前消防隊為了滅火大量噴灑的水,都積在反應爐底下。熔化的鈾和石墨,遇到水會爆炸,只要有一千四百公斤的巖漿爆炸,那等于五百萬噸的火藥威力,可以把三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炸平。再加上擴散的輻射,別說蘇聯(lián),整個歐洲都完蛋了。
消防員冒死把水抽干。真的是冒死,因為后來他們全都犧牲了。再用直升機投擲鉛塊,共投下兩千四百噸的鉛,使得火暫時熄滅了。但鉛遇高熱也會熔解,進入大氣,人吸到就會鉛中毒。日后,六百名直升機駕駛員全部因此犧牲。
事情還沒完。現(xiàn)在輻射巖漿雖然暫時不會爆炸,但還是會滲透到地底,而地底的地下水層,是連接聶伯河到黑海的,如果水源污染,那也是毀滅性的。所以5月12日,政府從外地調來一萬名礦工,要挖出一百五十米的地道,到爐心再挖開周邊三十米,想裝上冷卻系統(tǒng),以防溫度再次升高。結果冷卻系統(tǒng)裝不起來,只好用水泥加固。
可怕的是,地道中的高熱使穿著厚重防護衣、戴著面罩的礦工根本無法工作。他們只好脫去防護衣,這樣輻射傷害更嚴重,不小心碰到含有輻射的沙土,便會立刻死亡。他們喝的水都沒有安全隔離,等于直接把輻射喝進體內。這一萬名礦工,當時都是二十歲出頭、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后來有四分之一的人沒有活過四十歲?;钕聛淼囊彩前俨±p身,多半失去工作能力。
蘇聯(lián)動員了各方面的專家,決定打造一個長一百七十米、寬六十六米的鋼鐵石棺,把四號廠整個封死。另一方面動員了十萬的后備軍人、四十萬的平民,都是二十歲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作為周邊三十公里范圍的輻射“清理人”。
直升機先噴灑名叫“波泡”的液體,它會和輻射塵混合成“灰泥”,落在地面,然后清理人去清理輻射灰泥。他們一天洗五次澡,但輻射并沒有放過他們,他們日后不是年輕早亡,就是身體殘障。
七個月后,石棺終于打造完成,當時花了一百八十億美元。問題不是錢,是人員的傷亡太慘重,估計直接犧牲超過兩萬人,殘障的有二十萬人,還不算因輻射后來死的、受輻射影響的平民和兒童。官方公布的數(shù)字只有五十九人。輻射的可怕在于它不是讓人立刻死,而是“馬上漸漸死,漸漸馬上死”。
主持整個救災工作的是蘇聯(lián)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勒加索夫,在一次聯(lián)合國秘密會議中,他把真實情況向各國的主管、專家報告,震驚所有人。結果會議記錄全部被封鎖,沒有向大眾公開。
勒加索夫在1988年4月27日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兩周年時,自殺身亡。
現(xiàn)在三十年過去了,雖然切爾諾貝利三十公里范圍全部清空,但界線是人劃的,輻射哪有界線。所以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后,僅白俄羅斯就有三十萬名兒童受害,現(xiàn)在還有八百萬平民長期生活在污染區(qū)。
切爾諾貝利巨大的石棺,估計只能使用三十年,現(xiàn)在已出現(xiàn)裂縫,還要再打造一座更大的石棺來蓋住它,再用三十年。然后再打造新的,三十年、三十年、再三十年……鈾熔解的輻射半衰期是兩萬四千年,不知道是多少個三十年。
兩萬四千年是什么概念?是盤古還沒有開天,后羿還沒有射日,嫦娥還沒有奔月;釋迦牟尼還沒有出生,耶穌還沒有降臨。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有沒有給人類教訓?
答案就在你我的手中。
故事講完了,晚安!
不在身邊每天想你念你愛你的媽媽
20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