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苗寫作已經堅持8周,她竟然還有寫不完的話題,撒花慶祝一下。
豆苗的文章主要以日常寫實和主題介紹為主,寫作風格很隨性,內容也很隨心,算是“寫出我心”的天然版吧。作為她的客服,除了鼓勵和支持,是時候引導她去更清晰有條理的表達自己了。
豆苗寫作前,我倆針對她今天準備寫的topic進行了“怎么才能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的討論。以下是夜話摘要。
1. 動筆之前,首先要明確主題。
豆苗準備寫今天在Kustermans Farm的游記,主題明確,第一步達成。
2. 頭腦風暴,信息歸類分組
將全部信息歸類分組,提取出每組信息的共性(Pattern)。進一步的,思考一下不同分組pattern之間有沒有重疊或者聯系。
將今天的游玩內容快速過了一邊后,豆苗把寫作的內容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玩的,一類是采摘的。中間吃飯,和好朋友會面這些屬于分組無關項,果斷排除。
3. 確定表達順序(邏輯)
信息已經歸類分組,接下來需要按邏輯順序組織每組的信息內容,確定采用什么順序將這些信息串起來。
表達順序主要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程度順序。
時間順序:從進農場大門開始,按游玩的先后順序描述信息分組內的活動。
空間順序:沿著農場內不同的功能分區來描述這一天的活動。
程度順序:根據信息的重要性順序,開心程度或者喜好順序等,來描寫最想分享的3件事。
為了清晰表達,這三種順序可以根據需要相互組合使用。
對于今天的寫作,豆苗決定用空間順序做全文的主線,按照玩耍區和采摘區的順序把文章分為兩大塊(信息組之間的邏輯);用時間順序做副線,來描述玩耍區和采摘區的細節(組內信息邏輯)。
4. 表達方式:主題先行。
表達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對方知道你在講什么,non-fiction的寫作也是一樣。
全文的主題要先行,各部分的小主題也要鮮明給出,大家在文章中才不會迷路。
討論之后,豆苗一氣呵成,速度和內容都豐富了很多。從成文來看,整體條理基本清晰,組內細節信息表達有些稚嫩,稍顯混亂。
有時候希望保護和延續豆苗思考不設限的天性,有時候又希望給她必要的助力和引導。關于結構化思維的訓練,我要不要繼續呢?
歡迎留下您的建議,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