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匯報的邏輯——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卻總在溝通上栽跟頭?

12 匯報的邏輯——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卻總在溝通上栽跟頭?

R閱讀原文

有時候,你遇上一個人,講的觀點真是一般般,但卻很有溝通感。反觀自己,思考時,邏輯很順暢,為什么到了溝通匯報時,總有一種“言語不能表達思想的百分之一”的感覺?

這就是“思考的邏輯”和“表達的邏輯”的差異。

無論如何,溝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思考的結果,總結成簡潔的話,直接表達出來。兩個原則:直接、簡潔。

一個簡潔的“溝通結論”,必須舍棄很多“思考結論”

大家對你的結論聽而不聞,因為它是“思考的結論”,而不是“溝通的結論”。很多人的問題就在于,把“思考的結論”直接呈現出來。

比如:有人喜歡把一件事的所有看法都說到,認為這樣看問題才全面;有人喜歡說模棱兩可的話,任何一個結論都包含正反兩面,以為這樣才客觀……

如果你寫幾萬字的論文,這些都是允許的,但你現在是幾分鐘的匯報,結論又只能占其中幾十個字時,你就必須勇于放棄一部分“思考的結論”。

剩下的,往往就是最明確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像一個好廣告的核心訴求點,它一定是對方最關心的,同時又是你最想讓別人記住的那一點,比如:

“這是現階段最可行性最強、最穩妥的方案。”

“這家工廠我接觸下來的印象是誠意十足,但能力值得懷疑。”

就好像買股票,任何一支股票都是既有上漲的動力,又有下跌的動力,分析的時候你可以分析各很透徹,但最終你只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是買,就是賣。

想要得到一個簡潔的“溝通結論”,你必須舍棄以下“思考的結論”:

思考的中間結論

思考的分論點(放到后面說)

無關的結論

不重要的反面結論、補充結論

核心結論的不同表達形式

I 自己表述

讀書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會苦口婆心強調,哪怕已經沒有話說了,還是要多多寫。批卷老師會給你們辛苦分的。

不知道是不是從這個時候起,跟人聊天,跟領導匯報,很多人就有了賺“辛苦分”的想法。往往說了五分鐘,還不知道他在說什么。如果領導是這樣,那估計會被員工狠狠吐槽;如果是員工跟領導匯報工作,說服合作伙伴幫忙,還是這么個溝通方式的話,恐怕是免不了要被K的。

跟人溝通,或者說服別人,不是小時候寫作文,字多,沒有辛苦分拿。相反,別人反而會因為跟不上你的思路,聽不懂你在說什么,直接扣到0分。

溝通的第一步,是把自己思考的結果,轉換成“溝通的語言”。

思考的語言,溝通的語言,是兩回事。

后者有原則:直接、簡潔。

一個簡潔的“溝通結論”,必須舍棄很多“思考結論”

在把“思考結論”轉換成“溝通結論”時,請逐步刪除以下內容:

思考的中間結論

思考的分論點(放到后面說)

無關的結論

不重要的反面結論、補充結論

核心結論的不同表達形式

不同于思考存在模糊,灰色的中間環節。當你溝通時,切忌模棱兩可。當你請客的時候,詢問對方要吃什么,恐怕“隨便”兩字,就是你最不想聽到的回答吧。溝通也是如此。你要達成一個目標,告訴同事,這個月完成考核銷量300萬冊,而不是告訴ta,你可以完成300萬冊,也可以不……這等于什么都沒有說。

A1 我的經歷

繼續說我的狼人殺。已經好幾次拿著好人牌,因為發言的問題,要么被預言家懷疑夜里驗底牌,要么在白天投票環節,被大家認為太像狼,聽不懂你在說什么,抗推出局。

簡直要氣哭了。

我要是說得不好,也算了。可我覺得,自己明明說得條理清晰,面面俱到,卻還不如一個滑水的狼牌,隨便丟個懷疑,反而在大家眼里身份顯得很好。

這是為什么!

有一場比賽的時候,我的下家聽我發言后,弱弱的說,我都聽不懂你在說什么。說得這么快,你告訴我,到底票誰出去就好了。

T ?T

我那是在發言時間(60s)里,盡量要把整個邏輯,場面局勢都說下來好嗎?居然,說得快,說得多,還要背鍋?

這樣的經歷多了,才明白說服別人的話語系統,跟自己思考問題、得出結論是兩套語言表達系統。

狼人殺屢次發言失敗的例子,讓我開始審視,如何使用好的“溝通的話語”,來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

A2 未來計劃

(頂著鋼盔,繼續說我這周的狼人殺)

本周玩狼人殺的時候,我會記錄自己的發言概要,發言前的準備時間里(幾分鐘內),只寫最終的結論,簡單的邏輯思維路線,省去所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要改掉把所有思考心路歷程一股腦告訴其他玩家的做法。在發言結束前,還要再把重要觀點再說一遍,再提供一個可執行、可操作的方案。

同時,從在場玩家的反饋中,可以知道哪些發言技巧是得到認可的。哪些還可以改進。包括我的語速,是要調整到哪個階段,可以得到更多玩家的認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