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間是否有純粹的友誼?這個問題早在知乎上就掀起了眾人熱議。這個問題不像那些可以多方面解答、歡迎百家爭鳴的問題,相反,結果表明大多數人認為男女之間沒有純粹的友誼。我雖然不贊同絕對的觀點,我想說的是,人們在男女問題上需具備更清醒的認識,這是人際交往必然存在的,直面它,摸清其中的微妙本質,方能有效地處理男女之間的關系,體會到友誼陪伴的快樂。
首先,之所以會產生上面這個問題,很大原因是人們對于友情和愛情定義的不清晰。友情和愛情有很多共通之處,這兩種感情都是我們在社會關系中尋找安全感和聯系的外在形式。有一位知名學者這樣定義友情:一種自發的人際關系,通常表現出親密和扶持,雙方彼此欣賞,并祈求對方的陪伴。確實,這是友情在我們的生活里的樣子,但是愛情呢,它不也是這樣嗎?關系親密,相互扶持信任,傷心時會同時訴求伴侶或者同伴的安慰,開心與喜悅亦會一同分享。但是,比起簡簡單單的友情,愛情更強調對個體的約束,對忠誠互助的要求更高,也包含更多的迷戀,以及性的欲望。友誼比愛情需要承擔的責任更少,情感強度更弱,排他性更低。當我們陷入愛情時,會有更多的訴求,希望與對方建立更緊密的關系。
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我高中的女朋友真的為了盡可能和我在一起,聊天也好,外出也好,“無所不用其極”,即便上課位子距離再遠也要交流,到了自修課就傳紙條,一天下來可以盛滿一個垃圾桶了。高三的時候因為學習時間緊張,所以能夠一起的時間更少了,她便干脆給我買了一只手機,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在寢室里發消息聊天了。有時候我對她的關心少了,她就發動冷戰,一旦離開她的視野范圍,回來之后必定是小打小鬧一番。愛情便是這樣,雙方總是希望和彼此建立更緊密的關系。距離就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點;長期分離的愛人在感情上會有隔膜,分離對于一段友情而言卻不是那么致命。舉個例子,我雖然與我高中的好友分離一年了,聯系很少,今年暑假我們約出來吃飯,仍舊和剛認識那時候一樣,無話不談,推心置腹。所以,真正的友情,更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愛情,異地戀,在時間和距離面前,就顯得脆弱許多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