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要正常地生活,生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反擊方式。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克制脾氣的能力。
生氣,會傷身、傷神,傷情,影響人際關系和諧,減少生活幸福指數,甚至送命。
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是修養差的表現。于是,就要求自己要懂得收斂脾氣,壓制怒氣,遇事要多忍讓,少說兩句,讓是非口角止于自己,對人寬容、大氣些。久而久之,就成了那個沒有脾氣,沒有發言權,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人。這又走到壓抑的極端。
說到生氣,我想起自己不久前的一次經歷。
今年三八節,單位組隊參與公司的大型T臺工裝秀。當時的單位女工主任在事先知會我的情況下,要求我寫工裝秀解說詞并錄音以及參加節目,我盡管猶豫,還是一一答應了。
但她又在不和我商量的情況下,當著單位書記的面,冷不丁宣布由我擔任工裝秀隊長,負責編排節目,書記同意她的提議。主任說她明天開始休息,她五月份就要退休了。她跟別人說她要帶老公去重新做手術,她老公的手粉碎性骨折,第一次手術不成功。
不明就里的我,當時就用直硬的語氣問她:怎么突然你明天就開始休息了?
我負責節目編排,但我沒有管理隊伍勞動紀律的權利。排練隊伍經常稀稀拉拉,人心渙散,意見眾多。我根本不知道有誰會晚來或不來。我著急上火,開始了第一次對大家的怒吼。
我覺得非常心累,重重的無力感無助感埋壓著我。在主任歸來的一個下午,我稱有事,請假在家睡覺休息。
演出現場究竟是T臺還是I臺以及具體尺寸沒人知道,大家都來問我。我說出我的見解,又遭受一些人激烈的質疑。我提議演出服裝穿長裙和旗袍,主任否決了。結果,按主任意思編排的效果受到一些領導和有經驗的同事的否決,于是又找到我,讓我給出思路重新編排,重新制作音樂。這時還有一天就要彩排了。
在彩排前的那個下午,主任吩咐我負責排練,她要去陪縣攝協主席觀光和吃晚飯。晚上九點多才得知,別的隊伍在演出現場彩排練習了一個晚上。而我們對演出現場的信息一無所知。
第二天彩排時,我們驚覺,現場的T臺尺寸比我們在單位排練走的距離長了許多,這樣就變成,我們的音樂不夠長,換衣服的時間根本不夠。我果斷決定,回單位趕快吃完午餐,然后到演出現場加強排練,且化妝并進。
在震耳欲聾的音響聲中,我領著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排練著,同時還要顧及自己的表演。有的人搶著化妝不理會排練,主任則忙著在一旁照相合影。
大家人困馬乏。主任突然對我說,怎么你們這么不整齊的,看看人家怎么那么整齊!
這一瞬間,我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崩潰失控了。我對著全體隊員聲嘶力竭、面目猙獰地嘶吼,我向那個搶著化妝不顧排練的人嘶吼,我向那個溫柔認真,但就是不走直線退場的緊張妹子嘶吼。
過了一陣子,經過休息,我冷靜下來,趕緊向大家道歉,向緊張妹子道歉,并帶著她又排練了幾遍。
十分幸運的是,演出圓滿成功。過后,我拒絕上臺領獎,合影站到邊角,拒絕參加團隊聚餐。我明白告訴別人,主任啥都不管,我有意見,生氣。
這件事情一直令我耿耿于懷,心緒不寧。我竟然當眾生氣,情緒失控,這是工作生涯中從未有過的;我竟然向一個認真聽話容易緊張的妹子發火,把她當出氣筒了;女工主任是省三八紅旗手,技術專家,我工作的楷模,我竟然也對她生氣了。我認為自己做事不夠從容淡定,不夠完美,我很難原諒自己。
某天閱讀《少有人走的路》: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自律的第四個原則是:保持平衡。即自律本身需要把持得當。保持平衡,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
以生氣為例。要正常地生活,生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反擊方式。從來不會生氣的人,注定終生遭受欺凌和壓制,直至被摧毀和消滅。必要時侯的生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生存。
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要想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克制脾氣的能力。我們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
表達生氣,還需要注意時機和場合。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靈活的情緒系統,提高自己的“情商”。相當多的人直到青年乃至中年時期,才能掌握如何生氣的本領,而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學會如何生氣。
回到三八節那件事,我學會生氣了嗎?
至少,在大部分時間里,我克制脾氣,與人為善,沒有半路撂挑子,看笑話,而是擔起自己的責任,堅持帶領大家圓滿成功完成節目。后來主任說謝謝我,她一直很欣賞我。
至于對大家生氣,我也已經一一道歉了。我想以后大家會慢慢理解我的,明白我是個帶領大家打勝仗的“惡人”,而不是打敗仗的爛好人。
我原諒那個生氣的自己了。因為我也需要表達意見,也需要宣泄壓力。做人做事無需處處要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