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人民群眾由于深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隋唐演義的影響很深,總以為古代武將打仗的時候是跟電視劇一樣,觀眾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常常腦海中總會想起這么一幕,兩個人對打,大喊一句賊將休走,然后叮當幾十回合,武功不濟的被砍于馬下,然后戰(zhàn)敗一方的士兵迅速四處逃散,戰(zhàn)斗結束,那么歷史是真的是這樣么?
說個事兒啊,在明朝萬歷年間的時候呢,日本軍隊曾經占領了朝鮮,當時朝鮮國王就請求大明朝派軍隊過來,有一個日軍將領,我也不知道這個人的看沒看過三國演義,這個日軍將領的和明朝派來的大將李如松軍兩軍對陣的時候,這個日軍將領的充分發(fā)揚了那個單打獨斗的精神,他一個人走上前來大喊:誰誰和我單挑。結果迎接他的不是什么單打獨斗,對面的明軍一陣火槍弓箭,當場把他打死了。
其實我們很容易判斷出來,武將單打獨斗根本就不符合任何戰(zhàn)爭的基本規(guī)律,用來達到到吸引讀者的眼球,滿足他們寫作的效果,實際上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也有,但基本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個時候呢?打仗都比較有禮貌,首先說派出使者,告訴我為什么要打你。然后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雙方展開決戰(zhàn)。
但這種情況以后就越來越少了,我們知道我國古代戰(zhàn)爭一般打仗都是幾萬個人拿著刀互相砍,這種場景應該是非常壯觀的,所以所以絕對不可能是雙方主將決斗,一旦斬殺數(shù)將,戰(zhàn)斗結果就確定了,這純屬扯淡。
另外武將單挑的情況呢一般存在是戰(zhàn)術方面,要是雙方幾十個人,讓老大出來打一下這個還是有可能的,你要是幾十萬人互相在一塊出現(xiàn)的單挑只能出現(xiàn)在評書,小說和電視劇,你想想最哪一場戰(zhàn)爭的雙方主帥能夠置十幾萬大兵不顧來互相掐架,怎么可能?
所以無論怎樣,我們對待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通過分析事情的合不合理得出自己的見解,這才是通過歷史掌握的最重要的東西,兼聽則明,偏信則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