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隨筆

? ? ? ? 以前讀過這本書,時間久了,就記不太清了,所以抽空再拿起來讀讀,當初的那種感覺卻沒了。這本書中某些情節好像我小時候,每有變化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覺得那就是另一個空間的自己。

  作者述說著一個孩子能透過影子聽到他們的想法,希望與痛苦的故事。而且把故事寫得如此的生動,我覺得他在寫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把自己融入到故事當中了。寫小說的人往往就是這樣表面上寫的是小說,實際上早已經把自己當成小說中的主人公了。

  在這本書中六個章節,而每一個章節都述說著一個故事,但是它們的共通之處都是主人公透過他人的影子看到他們的內心,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甚至幫他們實現夢想 ,解決困難。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在想如果我也有看透別人內心的能力會怎么樣呢!但是我現在完全不想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透漏的秘密和隱私,而這些隱私可能是我們不愿意知道的,尤其當我們知道他們說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同時,自己也會很難過吧!

  我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主人公從童年到到成年所經歷的辛酸路程。童年時 ,自己喜歡的女孩伊麗莎白和自己的死對頭在一起,也發現了她并不像自己以為的那么單純,善良,從她的影子看出了她和所有女孩一樣有著虛榮心,讓他很失望;后來 他在暑假里遇到了聾啞女孩克蕾兒,他從她的影子中看到了她的自卑,幫助她并且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之間有了一個承諾,只是后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沒有實現自己的承諾,直到長大;之后 幫助好友呂克完成當醫生的夢想,但是最后他放棄了醫生,回去重操舊業;接下來 認識了醫院護士蘇菲,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一段不知道是友情還是愛情的交往;后來 努力 找回曾經的聾啞女孩,現在已經成為了大提琴家,甚至一開始沒有認出他來;最后 又經歷了母親的辭世而痛不欲生的故事。

  在這一系列故事中有幾個讓我深有感觸的情節,首先是在主人公長大后尋找克蕾兒的故事里 。讓我體會到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就算他們再次的相遇,也找不回當初的感覺了,因為心境早已經變了。其實有些時候我們執著尋找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那段讓我們把刻骨銘心的一段記憶,人事物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變化,唯獨不變的是那段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會永遠停留在那,直到被人揭開的那一刻。

  當主人公好不容易找到克蕾兒的時候卻發現她已經不認識自己,只是把自己當作她的一個粉絲 。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的失落。很多時候,心里想的和現實是截然不同的,當自己發現自己珍惜的人卻已經不認識自己,好像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已經變得毫無意義。所以與其留戀過去,不如珍惜現在。

  呂克在終于實現自己的夢想時他才發現原來當醫生并不是他想要的,只是覺得有面子而已,而自己喜歡的只是每天看到人們吃著自己親手烤的面包露出滿足的表情的時候而決定放棄醫生回去重操舊業 。這讓我覺得,有些時候,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并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也許在別人面前我們會覺得很有面子,但是慢慢的我們會發現這并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到頭來,也許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會讓我們感到滿足和開心,只是更多時候我們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所以我們時常會感到莫名的壓力和心煩,時常也會因為不想讓別人失望而忘記了最初的自己。

  在主人公的母親去世的時候。他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也許這個傷痛會隨著時間慢慢減少,但卻永遠不會愈合,因為那些往事不會消失,發生的事情也不能當作沒有發生,一想到再也沒有人對你關懷備至,再也沒有人在你耳邊嘮嘮叨叨,想到這里你會陷入深海一般的孤寂,曾經的一切都重現在眼前,可是再也不能重來了。而主人公作為一名醫生卻無法挽回自己母親的生命,甚至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母親的病情,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遺憾。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會因為自己來不及說出口的話和未完成的事情而讓自己的生命中留有遺憾,如果人生 可以重來,我相信我們會盡力挽回這一切,可是人生不可能會有第二次機會。所以我們現在能做的事就是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多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減少發生遺憾的機會。

  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著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有天,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于是我們就只能夢想著,能否有一刻,重新回到寄居在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的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為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