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準則,亦適用于一般事物上。
原則也包括“定律”、“原理” 一詞,是在“方法論”中我們所認知的集合范圍內可以預測現象的高機率結果自然規律,常是客觀存在的。使用原則概念的有科學、哲學、宗教、法律等。
今天看了笑來老師的,人生最重要的枷鎖是什么,和重新認識原則,特別符合自己的這點,“如果你企圖討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會得罪更多的人。”這就是一直以來的我。
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在外人看起來好像是個老好人,誰都不得罪,但只要和他相處了以后,多半都會為這種沒有原則而頭疼,想必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人,而我就是這樣,經常吃虧,而且很受委屈,但還是忍不住這樣做。朋友把我的好當成理所應當。別人怎么對我,都是自己允許的。
最近看了關于原則的幾篇文章,也明白了原則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前段時間一直在考慮工作的事情,一直定不下來,沒有頭緒。慢慢的才明白,是自己沒有原則,然后讓選擇那么難。
仔細想過,也把自己平時的一些原則厘清楚,這個時候發現,自己以前沒有太注重這些,所以選擇的時候,就跟著感覺走,就有了默認選擇這么一說,導致自己分析不到位。現在可以樹立幾個自己選擇物品,和朋友的原則,讓自己沿著這條線走,讓自己做決定快準。
知道自己什么原則,就好去判斷一些事情,今天也是因為原則,然后和一個看似好的朋友,道出了真心話,也發現,每個人都自私,想的都是怎么樣為自己好。這個時候,用自己的原則選擇了,然后就知道不能為友,也沒必要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