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1號早上十點,陳奕迅的演唱會廣州站門票預售,在開售十幾分鐘之前我就一直很緊張,臨近十點的時候,就連呼吸都很難調整了,盯著那個倒計時的時候就有些控制不住的想流淚。開售頭一分鐘手機都是卡的,后來終于進去后發現有三種都已經沒票了,然后就一直刷票,在整個過程里我絲毫不敢停。其實那個時間并不長,也許只有半分鐘,但我還是覺得很漫長。搶到票的那一刻真的是喜極而泣,控制不住的激動,在之后的十幾分鐘里我的心一直撲通撲通的,哪怕是現在,一想到我終于可以去見他,去聽一場他的演唱會,那種激動的心情又冒出來了。
? ? ? ? 大概很多人追星,也有很多人會像我一樣因為能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而高興萬分甚至喜極而泣,甚至,有千千萬萬人和我喜歡的是同一個人。但是又有什么關系呢,相信每個粉絲都一樣,我在聽他歌的時候,我在看他微博的時候,我在看他照片的時候,在看有關他新聞的時候,那一刻那一秒,他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沒有人能打擾,也不需別人知道,包括他在內。
? ?最早喜歡陳奕迅的時候,我像很多人一樣,因為他的《十年》。那是我第一次聽陳奕迅,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根本不懂這首歌的詞,只是知道有那么一首歌很火,很多人喜歡,很多人因為一首歌,淚流滿面。但是那個時候我只是喜歡那首歌,只是知道那是陳奕迅唱的,僅此而已。至于陳奕迅是誰,什么樣子,多大,所有關于他的信息,其實我都不知道。后來稍微大一點,漸漸理解《十年》的含義,被它的歌詞所感動,于是我喜歡上了它的作詞人——林夕。在往后的很多時間里,碰上林夕作詞的歌我都會下意識地多聽幾遍,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話,林夕說,只有陳奕迅才能真正把他想表達的意境給表現出來。所以后來,我又找了很多陳奕迅的歌來聽,漸漸的,我發現,不管是不是林夕的詞,陳奕迅都能唱到別人心里去,不管是誰寫的詞,陳奕迅,都唱出了只屬于他自己的味道。
? ? ?真正喜歡陳奕迅的時候,我已經讀高中了,那是一個下午,我心情不是很好,于是就聽歌,還是那首《十年》,單曲循環一下午,同桌好幾次過來分走我一半的耳機,最后又無奈的還給我。我還記得那種感覺,明明是一首相對悲情的歌,林夕寫的那首詞明明還存著一種耿耿于懷念念不忘,但是我聽了一下午,從那種悲情中出來之后,我發現,陳奕迅唱出了一種豁達的味道。十年之久的感情,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我們在感慨這種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的時候,似乎忘了陳奕迅最后的那句低吟: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淚,不是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那是他才能唱出的感覺,《十年》唱到最后,他把所有悲情都化成了那結尾的一句嘆息,然后放手,不再耿耿于懷。
? ? ?從那以后我越來越愛聽他的歌,抒情,搖滾,又或者偶爾搞怪。那時候我再也不會看是不是林夕的詞才去聽他的歌,也不會膚淺到只是因為某個人帥氣或漂亮就能喜歡他很久,就只是單純地因為他的歌所以喜歡他。那時的我,也不知道陳奕迅的所有外在,不知道他畢業于哪個大學,家境如何,又或者和那個女明星鬧緋聞,甚至不知道他因為唱歌付出了多少,不知道他在紅之前經歷過什么痛苦挫折,我僅僅知道這首歌是他唱的,打動我了,那首歌是他唱的,我很喜歡,僅僅如此,我也還是很喜歡他。
? ? ? ? 高二以后,我找來很多很多他以前的歌來聽,從他最初出道時的模仿式的《一滴眼淚》,到后來只屬于他自己的重金屬搖滾《愛是懷疑》,很多很多經典的歌真的可以百聽不厭。那時候最愛干的事就是一邊聽歌一邊認認真真地抄歌詞,甚至很多歌的歌詞我可以寫一遍又一遍。我記得當時最愛聽《人來人往》和《葡萄成熟時》,也被《一絲不掛》和《1874》感動得濕了眼眶,還有《今天只做一件事》和《白色球鞋》的小小幸福,又或者《穩穩的幸福》里面的直白祈盼。于是我試著去了解他,他最愛的電影,球隊,他的父親和妻子女兒,去找他每次演唱會的視頻,或者節目訪談,我還記得他上快本時一身低調的休閑服襯著幾位主持人的浮夸造型格外搞笑。
? ? ? ? 陳奕迅平時生活的低調和他在音樂方面的高調堅持形成了強烈反差。因為他對音樂的態度,在香港樂壇每況愈下的現實中依舊堅持出粵語專輯,很多人都說他是歌神張學友的接班人,可是,在我們眼里,他就只是陳奕迅啊,他是華語樂壇里不可代替的那顆耀眼明星,是香港樂壇的中流砥柱,從來不是下一個某某或者接班人。我在聽陳奕迅的同時,因為他對前輩的敬佩和對后輩的提攜,也試著去聽其他很多人的歌。為了了解香港樂壇,去聽張國榮梅艷芳,去聽四大天王,后來也真的很喜歡張國榮和梅艷芳,陳百強和羅文。只是,盡管張國榮已經成為了香港文化的一個標簽,陳奕迅在翻唱他的歌的時候我還是更喜歡他的翻唱。聽到陳奕迅夸李榮浩時,我也會去翻李榮浩的歌來聽,也真的很喜歡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成名曲。看到陳奕迅和哪個歌手合作,于是又去找周杰倫林俊杰的歌來聽。當他轉換風格時,我也嘗試著去聽不一樣的歌曲而不僅僅只聽陳奕迅。
? ? ? ?因為陳奕迅,我知道了很多優秀的歌手并且聽到了很多好聽的歌,也慢慢了解了不同的曲風,漸漸形成自己的欣賞風格。也因為他,在平時聽歌的時候會下意識地不僅僅只關注歌手,也關注作詞人作曲人和編曲者這些為音樂付出的人。一首歌的成功,歌手固然很重要,但是一首好詞和優秀的編曲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陳奕迅曾經說過,成功是一件很有溫度的事情。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非常感動,想起之前看他的演唱會視頻時,已經不再年輕的他,被我們親切地稱為“陳小胖”的他,總是九十度鞠躬謝幕,總是以最飽滿的狀態出現在歌迷面前唱著最深情的歌。在這個偶像更新換代極速的時代里,粉絲最是無情,但是,我相信,喜歡陳奕迅的人,一定是喜歡了就不會再換的。最近微博里流行一句話,喜歡一個人,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但是于我而言,喜歡陳奕迅,是始于才華,陷于顏值,忠于人品。因為他的歌聲喜歡他,后來我發現,唱歌很好的陳醫生演戲的才華真的是被他的音樂成就所掩蓋了。鏡頭里的陳奕迅或許沒有現在小鮮肉的顏值,但是在我看來年輕時的陳小胖真的很帥,那個標志性的卷發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駕馭的,即便是現在的很多花美男,換成陳小胖的發型,說不定還不如他。就是這樣特立獨行的陳奕迅,搞怪的陳奕迅,在始于才華,陷于顏值之后,他對音樂的態度,對家人的照顧與包容,他的生活方式,都吸引著我喜歡他,支持他,并且引以為傲。
? ? ? ?我曾經也喜歡過很多很多明星,有時是選秀節目里的憂郁王子,又或者是低調有才華的網絡歌手,也有某部電視劇里的男二號,或者某個演技與人品齊驅的優質演員。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人來人往,陳奕迅,我還是很喜歡你。
? ? ? ?曾經聽人說,如果你真的喜歡一個歌手,一定要為他寫一點文字,一定要去聽一場他的演唱會。如今,我終于做到了一半,而剩下的那一半夢想,也終于要在這個9月30號,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