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誰一起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來源:插座學院https://mp.weixin.qq.com/s/WLoRj0UNnwkf3rpK3ENBew
第一部分:描述工作中的一個現象:很拼命的人不一定有高效率。然后拋出此文將會讓讀者獲得什么:通過對比高產出和低效人士,總結出三個職場真相。引發讀者對“真相”的好奇,從而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部分:從谷歌的例子引出正確的工作方式的重要性。谷歌的例子也是有寫作技巧的,從出現問題到解決問題,一步步分析問題。谷歌案例回顧:Google剛進中國時,四個北京工程師比不上一個總部工程師的原因是:不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優先完成它們。→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中國研發團隊工程師都是新人,而在Google總部的新員工能在老員工帶動下快速掌握工作技能。→一群聰明人尚且需要學習正確的工作方式,才能有效產出,因此正確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要!
第三部分:“我”的個人經驗發現很多人十分努力但是工作產出很低,經過回憶發現這類人存在的三個問題(這里終于跟第一部分呼應了,我作為讀者從一開始就是想看問題何尋找解決方法的)
①舉例給老板趕一份重要PPT缺乏數據時三類人的表現:
低效能人做法是瘋狂找數據導致完成質量不高;
普通人做法是找人幫自己一起找數據;
高效能人做法是先尋找重要數據或尋找一些替代性數據。
小結:在這里例子里高產出的人,未必動作更快,而是更善于判斷,什么事情對結果是最有效的,然后,用盡一切辦法保證結果達成,而不是死守著原有的工作任務
②對比工作中的兩類人
整天風風火火、各種任務來回切換的人,在任務的切換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有時候產出并不高。這一類屬于應激式工作的人。
另一類人做事專注、條理清晰、看起來很淡定,但最后,多困難的事兒都默默搞定了。這一類屬于統籌式工作的人。
? ? ?統籌式工作特征1:有計劃的工作
? ? ?統籌式工作特征2:形成自己固定的時間
? ? ?統籌式工作特征3:及時記錄,每天總結
?③低效能人不會“偷懶”
這里所說的“偷懶”,不僅是善用工具,還包括善用他人
低效能人無法做到“偷懶”的分析:
? ? ?·工作性質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具有重大影響,很多人的工作性質,就不是結果導向型的,而是任務導向型的。工作環境導致低效能工作習慣
? ? ?··很多公司并不重視對新人的培養,低效能人缺乏資深人的指導
? ? ··· 從學校踏入社會的這幾年,是思維和工作方式形成的關鍵幾年,因此選擇工作就是選擇一種思維習慣、工作方式、價值觀甚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