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聽過一句至理名言:學校就是你一天可以罵它八遍,也不允許外人說它一句不好的地方。
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獲取兩個重要信息:1學校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2我們熱愛著學校。
其實不僅僅是學校,包括我們的家鄉、公司、民族、國家;又或者老師、父母、領導等等,幾乎無時無刻,我們都在抱怨著他們的不好,設施破舊、交通擁擠、賞罰不公;又或者水平低下、脾氣暴躁、任人唯親……我們總是容易否定周圍的環境和親近的人,而去肯定“別人家的孩子”,到頭來的事實是,我們不愿意遠離家鄉,不愿更換父母,一邊抱怨著公司種種一邊擔心真的被裁,生活在這樣的抱怨和吐槽里,我們真的不累嗎?
爭吵也許能夠帶來絲毫的意義,但抱怨絕對產生不了任何價值,環境與他人,不是為你量身定做,所以免不了會覺得不好,不喜歡,但是這種不好,不喜歡是有程度的,如果一樣事物讓你產生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厭惡,那你還愣著干什么,趕緊舍棄啊,不能舍棄那就遠離啊。但如果一樣事物有一半的地方讓你厭惡,我覺得是正常的。當然,正常比你不意味著讓你忍耐,而是去做一個評估:1這50%的厭惡會為我帶來什么好與壞?
? ? ? ?2我能否降低這50%的厭惡?
? ? ? ?3如果無法降低,我能否適應?
? ? ? ?4這種事物在別人身上是怎樣體現的?
? ? 5如果舍棄這樣事物,我有更好的替代品或者我有多大的信心找到更好的替代品?
在想好這五個問題之后,再去重新評價這樣事物,你會有什么感觸?
回歸到文章的題目,抱怨能為我們帶來什么?答案是:無盡的無謂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