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孩子放學的路上。四歲的女兒看著車窗外的天空,若有所思地問我一句:‘’媽媽,鳥兒在天空飛是因為它們有翅膀,可是太陽沒有翅膀怎么也可以在天空飛行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回答起來還真有點難度。
我笑著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只是你還小,媽媽說了你也不會明白的,等你長大了,通過學習就會知道的,不過,不只是太陽在天空飛行,就連我們居住的地球也在天空飛行呢!‘’
女兒噢了一聲又問:‘’那太陽會爛掉嗎?‘’
我說:‘’會吧……‘’
‘’那地球會爛掉嗎?‘’
我說:‘’會吧,總有那么一天它們都會爛掉的吧!‘’
女兒很擔心地問:‘’那我們會死掉嗎?‘’
我忽然心里一陣痛,這怎么跟這么小的孩子講呢?!這個話題實在有點沉重。
就只好說:‘’不會的,我們不會死,要是太陽和地球爛掉了,我們可以到別的星球上生活?!?br>
女兒沒有笑,她沉默了,她的擔心似乎還沒有消失。
這就是我一直以來都擔心孩子要問的話題,也是我最不想讓她知道的殘酷的事實——死亡。
我還記得小的時候,我也問過媽媽同樣的問題。
當第一次看到有人死亡,我很驚恐,同時,也很迷惑。就問媽媽:‘’人都會死的嗎?‘’
媽媽當時笑著回答說:‘’會的,人都會死的。‘’
我當時無語,可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了哀傷的陰影。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常常在夜里驚醒而無眠,恐懼、孤獨、憂慮,對了憂慮,那個時候的我,就是女兒這般的年齡,我有了關于死亡的憂慮。
死亡的陰影折磨著我。時間,它不會因為我這個小孩的憂慮而止步。
冬去春來,我漸漸地淡漠了死亡的可怕。
孩子的世界多半是快樂的!只是,我開始帶著驚恐、聽大人們講鬼故事,講神仙、妖孽和一切的稀奇古怪的事情。
夜里不敢出門。我也開始幻想,幻想著可以長生不老,就像西游記里的眾位神仙。
關于死亡,我已經不象小時候的那種恐懼,因為我長大了。
只是當我面對逝去的親人、朋友,心里依然滿是傷感甚至是痛苦。
也許是媽媽太直白的相告,讓我毫無準備就獲悉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吧!我的骨子里總有一絲憂傷,一些輕愁……
結婚以后,我曾經不想要孩子,我甚至錯誤的認為:我給了她生命的同時,也給了她死亡,這又何必!這太殘忍。
有了孩子后,我曾經一度很憂慮,我不知道怎樣帶大我的孩子?怎樣教她?可否隨著她的意愿,給她想要的快樂?
每當遇見與孩子美好的想法相搏的時候,我就會很困惑!會在很多的時候,做些言不如衷的事情。
我勸慰我自己說:要讓孩子長大后,有個美好的未來,就必須跟隨社會目前的教育,為孩子添加學習的籌碼,同時,告訴我自己,這都是為她好。
盡管我深知:在人有限的生命時間里,快樂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我甚至忘了我兒時得憂慮了,也甚至忘了不想要孩子的初衷了——那個不愿意說出口的關于死亡的話題。
但我知道,終于有一天,我的孩子會問起這個問題,就象昨天。
我終于無法告訴她,關于死亡的快樂的解釋,所以,在生活中這方面的話題,都被我含糊其辭的帶過。
記得有一次,一個惡毒的女人,因為一個什么原因,反復地告訴女兒:‘’人都會老,都會死,你也一樣的?!?br>
我當時很憤怒,覺得這么淺薄的人沒資格教我女兒,就和她吵了幾句,事后覺得挺無聊,也對這個近四十歲的女人感到厭倦。
每天,都是我在接送孩子上下學,這一段的路程,不遠也不近。我和孩子在車上,總會有一些開心的談話。
我要詢問女兒在園里的吃飯啊、睡覺啊、和小朋友的相處啊,最后,要問到的是:老師都講了什么?你記住了些什么……
女兒的回答總是讓我失望。比如:忘記了吃什么,中午不困也要躺在床上,和小朋友相處倒是挺好的。
至于老師都講了什么?她總是說很多我不想知道的事情。
比如,老師批評了某某小朋友,包括有哄嚇的話語,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抱怨老師不讓說話不讓動,老是讓孩子們寫拼音,算數字題。
每次說到這些,女兒都是一臉的不快樂,說的也都是些抱怨的話。
她給我的總結就是,沒意思。并表達出她的強烈的不滿,甚或一臉的憤怒!
總之一句話,園里不好玩。再就是,她不喜歡上幼兒園。
瞧瞧,這就是我女兒目前的狀態!從上幼兒園到如今的學前班,四年來一直沒變的想法。
我無可奈何的笑,心里卻叫苦不迭,呵呵,這個小人,也太自由散漫了吧?這可能就是天性如此。
人的天性,都崇尚著自由,可悲的是,這種骨子里所希望的自由自在,通通被殘酷的現實所封殺。
自然法則是萬變不離其中,適者生存才是硬道理。生生不息的人類社會,所有的努力也只不過是為了生存。
生存,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只是如今,所有的簡單,都在復雜起來,就象我無法也不愿意、簡單地告訴我的孩子,人都會死掉一樣。
還是老公聰明,知道告訴我們的孩子,說太陽有雙隱形的翅膀,是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的。
那么地球呢?地球也有雙隱形的翅膀,而且我們人類的心,也有雙隱形的翅膀,螢火蟲般在自己的軌道上飛行。
孩子的心事,也像隱形的翅膀,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