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無涯

前幾日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竟然已經上了二十一年的學了。

從五歲開始上幼兒園起,到現在二十一年的時光,時而漫長,又時而感覺有些好多年前的事情就恍如昨日一般。二十一年的求學生涯,比人生也短暫,比生活也漫長,又不知何時何地會結束。也許永遠不會結束,,即使對上學對學習早已發自心底的厭倦,卻不得不承認,無論你想不想、愿意不愿意,學習根本不會結束;即使是讀了博士、博士后,學習不但不會結束,相反恰恰正剛剛開始,因為我們不得不要在這個沒有老師沒有教室沒有同學沒有課本,卻處處是老師處處是課堂處處是同學處處是課本的社會大學里學習不止。

“吾生也有涯,吾知也無涯”,走了二十一年的路仍然不得不走下去,無論漂泊到哪里,也許找不到那份只有在故鄉才有的歸屬感,但“吾心安處即吾鄉”,無論走到哪里,不忘學習,不忘生之意義,不忘根在故鄉,更不忘初心,不忘此生為何而活,不忘悲憫眾生,亦不忘詩情愜意、不忘讀書品茗、不忘游山玩水、不忘廣結豪杰。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身在何處,無論何種環境又是何種心境,也許驅動我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就來源于內心里那份與生俱來的求知欲。人類,因為求知,才有了文明;更因為不斷求知,才能不斷進步。

坦白說,我不喜歡現在的一成不變、按步就班。我也想像某個同學一樣,敢想敢做,創攝影室,和好友騎車登太行,也想像某個女同學一樣,和一幫不認識的驢友走云南下麗江,攀高原拜拉薩,為何別人的大學這么豐富多彩,而自己在大學四年時,一直困守宿舍,有時都懶得挪動屁股。出去走走,做想做的,學想學的,無論結果如何,不也是一種求學的方式嗎?求知無涯亦無界,我為何要畫地為牢,將自己困于斗室?我向往古人今人那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求學與生活方式??v然是在當今高度發達的文明時代,已然可以“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但是我們所獲取的所吸收不過是由他人撰寫的文字、他人吸收后的代謝之物,與我們無關,不是我們的經歷,既不能從中得到些許的歷練,更無法豐富我們的閱歷與內心世界。

希望有一天我能一個人,或者與志同道合者結伴而行,去外面走走,爬高山,渡大河,踏鄉野,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風景,體驗社會風土人情;觀察萬物生長,感悟人生百態。我想會有那么一天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想要有大塊的時間好好干活,真是不容易。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放松、放棄。很多時候,做與不做,只要那一遍的一念之差。 此念...
    ITJason閱讀 16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