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個念頭,日志里應該多一篇講美食的東西。來證明一個吃貨的本性和炫耀的戰績--已經不能再長的蛀牙。以及一個喜歡烹飪的我,原因很簡單,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最直接快捷的。然后,對于每個人,自己親手做出來的,都是美味的。
重點介紹一道能夠引以為榮的,值得寫下來炫耀的美食——鹵水獅頭鵝。《舌尖上的中國》也曾介紹過潮州美食——糖蔥薄餅,不過這道菜個人覺得有點弱爆了,首先選材就不夠霸氣,其次食物本身沒有廣泛流行,最重要沒有文化內涵。
當然,真正能代表的潮州美食的也不僅僅是鹵水鵝一道,只是在我心里的第一。
過年時候,潮汕人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只的大鹵鵝,一是祭拜祖先神靈;二是款待年里來家里做客的親朋好友。平時,鹵鵝也是一道家常菜,在潮州街上,到處都會有打著“溪口鵝肉”旗號的鹵鵝檔口,證明溪口這地方的鹵鵝已經做出了品牌,不能說是全國聞名,但對于好吃的潮州人來說,已經很了不起,味道確實也不錯。潮州人愛吃鹵鵝,但只在過年的時候會買上一整頭,也只在過年的時候會自家做,比如我這家口。因為根據上訴經驗,自家做的鹵鵝,是最美味的。
做出美味的鹵鵝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時間,肯定要過年才做,方顯莊重;地利,做鹵鵝需要一口大鍋、一大座灶臺、一堆足夠多的柴火。我想,如果你出生在大城市,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鍋,這么大的灶臺,那你以后也很少機會能見到。而自家會花功夫做鹵鵝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這就像是逐漸消失的小時候農村的記憶,比較遺憾,只能說有得必有失吧;人和,有熟手的掌勺的高手。
那么,生產材料包括了~
固定資產:大鍋、灶臺、還有柴火。
明星食材:獅頭鵝一只,挑鵝有講究,有閑功夫的可以在年前2個月到鵝場挑鵝到自家放養,放養的待遇就不一樣了,吃的是米粟青菜,偶爾還能散步游水;退而求其次,在鵝場的鵝大批量上市之前,親自去挑2頭,挑的竅門簡單,夠大夠肥夠活蹦亂跳。待到煮鹵水前一天宰殺放血,放置。
其他佐料:醬油一罐、魚露一尊、白糖一袋、鹵水香料一包(里面包括川椒八角陳皮吧啦吧啦等等)、香菇(提前泡水油鍋炸出香味)、蒜頭、姜、芹菜香菜。
附加其他鹵料:或花肉或白煮雞蛋吧啦吧啦的只要你能想到的鹵水材料。
開鍋~ 先起火,倒一大瓢水,加入醬油魚露白糖香料香菇蒜頭姜吧啦吧啦等佐料,猛火將水煮沸。放入大鵝,這時訣竅在于控制火候,小火慢鹵??刂茽t灶的小火比猛火難掌握,猛火只需要你不停地放柴火,而小火則需要有人盯火,火太大會粘鍋,鵝肉熟得不均勻;火太小了一不留神火都滅了。然后蓋住鍋蓋,時間嘀嗒嘀嗒地走,20分鐘后,起蓋子讓大鵝翻一翻身,再蓋子,時間又嘀嘀嗒嗒煮過了20分鐘,再翻一翻。稍后就可以起蓋繼續鹵,主要是為了收水份,這時候大鍋里需要時而攪動,偶爾翻動,防著粘到鍋底。
譬如這家人偌大的肥鵝,煮個1個半鐘,就可以起鍋了。剛起鍋的時候,由于大鵝油水未充分蒸發,顏色還不夠鮮艷。稍涼著一會,那特有的美地艷的紅色就出來了。
取一個華麗麗的名字,有田家古法荔枝柴特制鹵水獅頭鵝。
?什么是年味,這就是年味。我們時常聽到抱怨,這年過得一年不如一年。因為生活有太多煩心的事,太多的煩惱和不如意,更重要的是除了忙碌的工作和各種應酬你已經沒有更多時間細細品嘗這生活的味道。可能味道還在,只是人變了。
最后,2015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