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什么,已經失去了最想要的,以至于找不到自己。
這樣發(fā)呆,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著,一如既往。制定計劃,安排各式各樣的事情任務,一一處理,最怕這樣的空閑,哪怕只是一小會,面對鏡子,究竟是想要什么,或者說,該去向哪里。是的,曾經想要做游戲,曾經不夠努力,曾經有更重要的事情,早已發(fā)現并非那么想要,這不過平衡能力、興趣、工作的結果。現在呢,我要逼著鏡子里的人,告訴他的目標,他的夢想是一個他已經看清的無所謂的事情么?確實,現在再做這樣的準備,這樣的選擇,顯得有些唐突,并且心里參雜著恐懼,恐懼可以克服、可以直面,但是問題在于是恐懼阻擋了你,還是你根本不想去那里。
一萬小時的練習,最近錯過了很多時間,做了很多有益無用的練習,保持很早以前就有的“好習慣”。問題在于怎樣的選擇,作家,除了恐懼還有太多的不確定。強大的自信來源自內心的堅強以及熱愛。曾經堅信的未來,突如其來的破滅,仿佛對這個世界失去了希望。
告訴自己,不過回到原點,不過開啟新的旅途,行走在成長的路上,做更好的自己,等待著——并非在等誰,只不過有些事要做好準備剩下的只能看運氣。我卻無法接受這樣的聽天由命,活生生的將一個人分成兩半,一半在奔跑、努力、奮斗;另一半就安然地等待。能者多勞,要相信自己,確信可以的,努力前行,背負著或是隱藏著一份等待。
只不過該去向哪里,上了一趟列車,丟失了地圖,該去哪里,知道下一站要換乘,去不知道該如何收拾行禮,選擇哪一趟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