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想寫精神內耗,中間夾雜著許多以前的回憶,所以就有了動搖,想寫這七年我怎么我過來的,可是如果一旦這樣寫,原本的時間線就會拉長,節奏就會打亂寫不好就會容易變成流水賬。
我在大學時候一如既往的孤獨,別人都是有對象的,一次我們在校外的一個單位實習,在小區公園里我們幾個大學生就在一起討論彼此,了解對方。聊的都是一些八卦,女生就聊她們舍友多么奇葩,多么渣之類的,或是聊誰的皮膚好之類的。
可是后面忽然有人談起我來了,“你為什么還不找對象啊”“你為什么還要讀書啊,你都比我們年紀大,你還是趕緊出去打工找個對象吧”
“我可是也沒辦法啊,我得先把書讀出來啊”
包括我成長階段很多人都來勸告我,說我應該怎么怎么做,包括一些前輩,包括已經成家有孩子的長輩,開導我探討我的心理問題,“不要這么折騰自己啊,人遲早都會結婚都有那么一天的,我年輕時跟你一樣,現在都想開了理解了。”我理解他們的心都是好的,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上勸導我并且跟我有代溝,他們的勸告有用嗎?一個孩子的媽媽也勸告我,正確看待兩性的問題,還有勸告我好好讀書不要放棄的老人,這或多或少都有他們的經驗在里面。
我之前總是很內耗,本來自己很脆弱,走路也沒氣場,給人一副很好欺負的樣子,看到別人刁難自己就感覺到自己很糟糕,現在就一副老子就這樣愛咋咋地,以前寧愿自己不痛快寧可自己吃虧,也要顧及別人的感受,也是經常會生病,一生病就穿的特別厚,結果也是藥沒少吃。從小身體也不是很好,包括親子關系也很緊張,經常時不時會和自己過去過意不去,因為不會表達所以也沒有知心朋友,在很久一段時間都是很孤獨的狀態。
上大學時,自己跟他們還是關系一般,自己總是一副被動局面,不喜歡主動跟別人交往,大學里一幫室友都是各有自己固定的好友,他們一起吃飯逛街玩游戲,那時候就在幻想企圖和別人相安無事來迎合別人或維持現狀。和那種跟自己性格閱歷各方面都不同的同學在一起將就兩三年,后面發現我錯了,本來我們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那時候心里問題也會爆發也會內耗并會在夜晚感到心痛,總是會想起童年不好的一些事情。
在最近工作的兩年,心理不是太平衡,情緒總是時好時壞,有時候莫名傷感,到晚上會孤獨到流淚,可能與創傷有關吧,所以一直很難走出死循環,就一直害怕親密關系,所以對別人的關愛也比較排斥,就一直處于那種邊緣性人格障礙之中,大學時期很慘,感覺自己活不下去了,可是最近兩年慢慢的就心態上穩很多了,擱以前還是很憤怒別人欺負欺騙自己,自己漲一肚子氣,后面想通了,凡事沒必要糾結那么深,都已經這樣了還和自己過不去找什么不自在呢?
每個人本來就是孑然一身,包括婚后大部分時間還是在獨處,說實話現代社會他更加讓我們這代人感到無無助,后來慢慢想通了,最厲害的莫過于學會跟自己相處,閱己,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借助很多力量來救贖自己,有意思的是孤單的人他沒有太多的人事關系需要去維護,也沒必要有太多的顧慮,也是固定的兩點一線或是三點一線,沒有太復雜的圈子,所以就有很多時間平復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心情不讓外物干擾,可以有更多時間用來思考,這何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因為所有空閑時間都用來關注自己,關注內心,這點比很多隨波逐流的人要好。
乘著年輕我們更應該做那些我們不敢做的事情,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熱愛的事情,這樣我們的生活也不會過分的無趣,做那些有意義的事,勝過那些為了所謂名利,財富,權力這些看的見的東西,難道我們一生就是為了房子車子票子活著嗎。我現在很認同一句話:短期的人情世故或許對自己有利,如果長期看的話,一定是看一個人的能力,而不是看人情事故。
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永遠拼搏,不要太在意結果,本身事物的很多方面是我們不能控制的,因為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這個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在生活中保持張弛有度的一種態度,保持一種松弛感。要面對壓力不去逃避不去退縮不怯場,但是事情即將來臨也沒必要過度緊張,過分準備,過分焦慮這件事情的結果本身就無意義。
回到原題上面,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內耗的人,平時基本也不怎么愛動,所以身體平時也很虛弱,動不動就感冒發燒,有時候感到莫名的恐懼,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難以入睡,這種狀態持續了好久困擾我的心靈讓我自己很久都處在一種很壓抑很孤獨的狀態中,有時候莫名傷感行走在城市里人群中突然就開始自卑,沒有安全感,處在一種深深的絕望中,并且很討厭這種狀態,知道自己沒法改變這種狀態,并讓自己很緊張很擰巴。
其實我的心態是在一瞬間發生改變的,去年我在考駕照,我在去駕校的路上真的感慨萬千,就怎么都感覺不對勁整個人都沒有精神,也沒有自信,感覺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誰都比我強壯,誰都能夠替代我。那段時間也很迷茫,晚上一有風吹草動就疑神疑鬼,難以入眠。要么就是腦子短路難以平靜,經歷過那種痛苦的人才會明白,感覺腦子被一點點挖空或是被什么東西控制,很難自己入睡感覺仿佛腦子里面的線路被一根根切斷。上一刻還好好地,下一刻就感覺腦子宕機了,那種生不如死的感覺我是不愿意再經歷一次了。睡眠質量也不好,睡著之后就做噩夢,又是那種感覺又在一個陌生的荒僻的野外躺著的感覺,就不知道是怎么睡著的,也不知道是怎么醒來的,反正昏昏沉沉,狀態極差。這種狀態可能跟體質有關吧,陰虛還是怎么回事。
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后,我就有意無意的白天多曬曬太陽,多出去走走,多到商場菜市場等有煙火氣的地方去逛,本來一直社恐,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更加不自然,對面走過來一個美女就緊張的眼神躲閃,后面我刻意的去人多的地方去鍛煉,克服自己的困難,后面我慢慢的搭訕認識了異性,從此對異性不感到恐懼了,走路也抬頭挺胸,也不含胸駝背,說話也有氣場敢大聲說話了,就感覺沒之前那么脆弱了,也對自己的身體不是很在乎了,(不是說不去愛惜自己的身體,而是活的粗糙一點,結實一點,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這樣就不會太敏感了,也就不會玻璃心了。)
現在整天嘻嘻哈哈也不對自己灌輸什么要求,就是很自然的進入狀態,該干啥就干啥該吃吃該喝喝,偶爾或者一段時間想躺平了,就躺的徹底一點,給自己放個假,允許自己短時間或一段時間的消沉,然后等心態好了干啥事都很快樂。
最主要的一點,不要活的那么小心翼翼,對自己粗糙一點,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如果這樣下去心態整個會發生一個轉變,我不敢說有180度的轉彎,但至少可以扭轉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