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友情的相處也像愛情一樣,都如在手中攥住了一朵小花 ?
—— ?你可以很愛它,但絕不能用力過度,過猛會掐碎,過輕則會掉落。
01
一個在上高中的女孩子問我,怎樣維系與閨蜜的關(guān)系呢?
她不知道她與她的朋友之間出了什么問題,但對方既不赴約、回信息也很簡略的態(tài)度令她非常不安。
她在惶恐中不停的給對方掛電話、發(fā)短信,在只得到對方“嗯”“啊”一類只言片語過后,越發(fā)無法消解心中的恐慌。于是,又不停的詢問對方是不是不理她了,是不是要玩消失,還是遇到了什么困難麻煩,并托兩人共同的同學(xué)傳話、找她。
而對方的回復(fù)也很冷淡,在說了沒有遇到困難,也沒有要絕交、消失一類的事后,就不再回復(fù)了。
這樣的境況令這位留言給我的女生忐忑極了,她說這是她唯一的朋友,她不想失去,也不能失去。她不想成為孤家寡人,卻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于是,問到了我這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的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許男孩子也是一樣,總會有這樣一段關(guān)于感情的,患得患失、視若珍寶卻又不知該如何與之相處的時光。
作為女生來講,我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我曾經(jīng)為了維系與一個女生的友誼,在初二那年,請對方吃了整整一個學(xué)期的零食。
現(xiàn)在說來都是可笑的故事,可是那個時候的我啊,是那么的天真,也是那么的期許。以為這樣的方式就能令友誼長存,以為自己的小心翼翼是維系友誼的正確方式。
直到初三的時候,我終于鼓起勇氣拒絕了一次對方,而直到那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以來我所以為的友誼,都不過是放學(xué)過后小賣部的那幾袋零食。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我真正思考起了關(guān)于友誼的意義。
02
我給這位女生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理解她是你唯一的朋友,你非常在意。我也能想象你患得患失的不安,不想失去朋友的焦慮。
但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你確實有些患得患失了。
朋友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獨立空間才能讓友誼更加長存,而你的行為雖然出于好意,但確實有點“緊迫盯人”。
會出現(xiàn)對方現(xiàn)在狀態(tài)的原因有很多,也許對方只是生理期,也許恰好看了一部令人心情低落的連續(xù)劇,或者確實生活有些波折心情不好,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雖然你很焦慮、很擔憂,但你的焦慮和擔憂不應(yīng)成為施加給對方的壓力。在這一點上,你沒有足夠的考慮。
如果真的是在你們兩個之間有了什么誤解或者對方單方面的不愉悅,緊迫盯人的解決方式也都無益于問題的解決。在你沒有聯(lián)系上后甚至找他人去強迫性的聯(lián)系,這些從對方的觀感來講可能都會比較不舒服。
給彼此一點空間,把你的擔憂與思念書寫清楚發(fā)給對方,不求立即回應(yīng),但對方有需要的話及時給予幫助,會是更好的方式。
友情的相處也如愛情一樣,都像在手中攥住了一朵小花,你愛它,但不能用力過猛,過猛會掐碎,過輕則會掉落。這其中的尺度還需自己慢慢體會、把握。
是啊,友誼如一朵脆弱的小花,你把它捧在手中是那么的不舍,那么的盡心竭力希望它能一直綻放下去。
它也確實有一直綻放的可能,但這取決于你給予它的養(yǎng)分,與握住它的方式。
而太多的人,過于追求結(jié)果,他們不能忍受一絲一毫、一分一秒的淡漠,不能失去一絲一縷的花香,于是他們便會揮開所有可能干擾Ta與Ta的小花的因素 —— 不能允許蜜蜂來采蜜,不能允許另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小花的頭上,不能接受片刻的視線脫離。
而這樣的友誼,終歸是讓人疲憊的。
于是,作為他們的友人,有時便難免會覺得透不過氣來,會覺得對方著實待自己很不錯,但不知為何卻會想要避開。
于是,你逃我追,你追我逃,或一陣兒感情濃郁的插不進第三個朋友,或一陣兒感情淡漠的讓人想哭,這樣的起起落落令一方越發(fā)不安,而另一方則越發(fā)疲勞。
03
人天生都是懼怕孤獨的,所以海倫凱勒曾說:
Walking with a friend in the dark is better than walking alone in the light. ?——?Helen Keller
和朋友在黑暗里同行,好過一人在光明中獨步。
這個話語道出了人們不愿踽踽獨行的心態(tài),而這也正是讓人一再總不由自主犯了“緊迫盯人”問題的根源。
因為太害怕孤獨,太害怕一個人上路,太害怕在迷茫與無助時卻只能形單影只。所以,就會分外的在意對方是否正在注視著自己、陪伴著自己,是否也如自己一樣對彼此的關(guān)系那么在意。
但是啊,卻很少有人在這種慌亂之中去思考,究竟為什么,我們要收獲友誼。
真的只是為了排解孤獨嗎?
其實自古,友誼的內(nèi)涵就非常豐富。
有酒肉朋友,那是陪吃陪喝消解寂寞的;
有志同道合,那是談志論道共同啟程上路的;
有知己好友,那是讀懂自己、知音難覓,得一人足矣的;
也有官場、商場推杯換盞,當面交換利益,背后也會在需要時互相算計的。
朋友的多樣性決定了你不能從一人身上獲得自己所有的滿足。你必須在與之相處的過程中,明白自己最需要在這段友誼中維系什么、舍棄什么的。
如果有幸能遇到懂自己的知己,就不能求對方時時刻刻都要像酒肉朋友一樣吃吃喝喝,或者如利益伙伴那樣能謀略算計,只求能在內(nèi)心需要時能給自己最貼心的溫暖與了解,便也是福氣;
如果兩個人只是打發(fā)寂寞的好搭檔,吃小吃的好伴侶,那就不要求對方把時間給了你、驅(qū)除了你寂寞的同時,還要能做到懂你、幫你、教導(dǎo)你。
人是不能求全責備的。如果犯了貪心的毛病,只會看誰都令自己不滿足,最后獨自痛苦。
所以,必須得先問問自己,最需要的是朋友的什么,是智慧?是陪伴?是利益?是吃喝?還是懂得自己、了解自己?
然后,珍惜好自己需要的,其他的,放對方一份自由。
只有這樣的相處,才能在兩個人之間留下友誼生存的空間,而不是被緊迫壓力驅(qū)使的令人只想逃之夭夭。
04
其實,友誼的維系,關(guān)鍵還是在于“度”。而這“度”的把握,在于每個人對于友誼需求的理解。
需求這件事是人人不同,也是旁人所替代不了的。
對我而言,我一直都是一個“懂我”這個需求勝于其他的人。所以在朋友或者戀人的選擇時,如果一個人是能懂我的,那么我必然是不會苛責過多其他方面的特質(zhì),不會要求對方一定要時刻陪伴,或者要一定帶來熱鬧。
因為那些需求我可以在與其他的朋友相處時獲得,但知己卻很難尋。
也正因為懂得這一點,所以我也很珍惜每一種不同類型的朋友。
話說回來,在一定程度上我對我老公的首要需求好像也是如此,那就是一定要懂我。我想這也是我先生之所以成為了我家先生的原因吧。(笑~)
而談到前文我初中的時刻,如果說那段小心翼翼用物質(zhì)維系友誼的經(jīng)歷教會了我什么的話,我想最重要的便是:
你想要的是什么樣的友誼,你就必須要用能導(dǎo)向這種友誼的方式來相處。
我希望的是漫畫里那般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共同學(xué)習(xí),如知己那般的友誼,卻用了培養(yǎng)跟班的方式去打理,用零食去“捕獲”與“賄賂”,又怎么可能能收獲自己想要的友誼呢。
05
所以,回歸主題,維系友誼,首先要識別的便是你想擁有的是哪種類型的友誼,不是不能從一個人身上兼得,但終歸會有所側(cè)重。
然后,珍惜、珍視好你重視的方面,不要苛求太多其他的方面。
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有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要交往。
而屬于彼此之間的這朵友誼鮮花,想要長久的培育,既需要讓它生長在了恰當?shù)耐寥郎希o予了正確的養(yǎng)分,也需要保持正確的距離作為維系。
要記得,花朵脆弱,你可以很愛它,但絕不能用力過度。
——過猛會掐碎,過輕則會掉落。
愿我們每個人經(jīng)營自己與他人的友誼時,都能學(xué)會給彼此空間,給友誼空間,能夠不急不躁、不緩不慢的,收獲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