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閑翻朋友圈,偶見前同事發布一語:核桃的前半生,但卻是這些老鄉們的后半生。一眼便喜歡上了這句話,多有人情味!我點開文末鏈接方知曉前公司正“愛心義賣青皮核桃”,旨在助貧困線上掙扎的農民脫貧。
我聯系到前同事咨詢此事,卻得知其在朋友圈所發“公益助農”鏈接是按公司命令所為。公司更強制要求他們每人至少“貢獻”五筆不同購買人的微信訂單,動員微信好友購買核桃成為必然。
不是滋味。
“公益助農”中公益原來還有這一面。如果說公益是個人或組織自愿通過做好事、行善舉而提供給社會公眾的公共產品,那么前公司這種行為還算不算公益行為?有員工不愿“貢獻”五筆訂單,就算無公益之心?被員工說服從而購買核桃的親朋好友中有多少是出于“公益助農”的目的?別為了“公益”而公益,助人要你樂他樂大家樂。
有眼見為實之說,也有一葉障目之事。筆者認同“義賣核桃”是好事,但絕不認同強制購買為正確。員工尋求親朋好友幫助來完成訂單任務,筆者也不盡認同。或許有人說這只是小事一樁,無非舉手之勞。沒錯,朋友之間互幫互助無可厚非。朋友,請想想為何有些公司熱衷于“好友購買”這種模式。不好意思,不應是我們幫助朋友的理由。不好意思拒絕,還有一種讀法“不好意思,拒絕。”多少人不會說出后者,因為情義更重。強權威逼利誘下的情義與枷鎖無異,一點點壓垮人情。朋友啊,別讓我們的感情被綁架!綁匪得到贖金后撕票也時有發生。
面對“強迫”,我能怎么辦啊!為了一點小事丟掉工作不值得!員工處于弱勢地位,誰來維護他們的權益?不情不愿不甘,最后剩下無能為力。遇強權沉默,見弱勢索取,所以你要當更強者?我不知此事全貌,也無資格再多置喙。所見一二,便言說一二。
但請別說陽光下總有陰影,黑暗與光明伴生,我奢望正午的烈日昭昭奢望會有那個太陽!正午影子最短,陽氣最盛吧!
那個世界需要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