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心像課心得

從一直關注的李欣頻老師那里,知道了林書民老師,好幾次還把他恍惚地認為和林懷民老師是一個人。從李老師的公眾號文章對林老師有個大概了解,全息影像,看簡介,那時并沒有激發我的興趣做深入了解。在周六臨時起意,改簽車票,接著搶票成功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報名了老師的課程,很感謝遇到林老師,感謝老師給予的諸多啟示和打開的思維與視角,驚嘆于老師學貫中西、融會貫通、交融、沒有界限, 哲學、 美學、 藝術、 物理學、 醫學、 天文、 靈性等等娓娓道來,就是這樣一位很儒雅,逆齡生長的老師站在你面前,講他的人生一系列體驗,本身他的存在就給了很大的啟示:人生就是體驗,有眾多版本、 眾多劇情的人生可供選擇與體驗,不存在糾結的二選一,不存在被批評等負能量,人生的波谷也很正常,都可以發揮創意轉化為波峰。不存在理科生對美學 、對創意就沒有感受力。左右腦的開發,徜徉于藝術、科學、未來、靈性等浩瀚的海洋。

1.記憶不是單純的記文字信息,更是身心靈的全方位的感受與體驗,是覺察、 是覺知、是感動、是眼耳鼻舌身意地感受,是畫面、是意念、是波、是頻率、是能量的接收。

2.老師的PPT 太厲害了, 每個畫面放出來都好有視覺穿透力, 信息的畫面感、 語言的穿透力、 很生動與靈動。 啟示比如說話時, 鍛煉成畫面感的能力, 畫面的感知力, 這樣有色彩,更豐富、更形象、 更立體、 空間感。

3.左右腦的開發, 沒有規定說必須用右手吃飯、 右手寫字,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限制了右腦的開發, 而右腦和視覺化的畫面語言、 創意、美學等息息相關。在平時,學習打破界限,試試用左手做做平時右手做的事。

4.時間不是線性的? 不是單向的 可以思維跳躍 站在未來與現在的自己對話 與未來的自己相遇

5.老師提到辯論, 其實每種觀點都對, 重要的就是打開自己, 讓自己各種觀點都可以接受與融合,打破限制與對立。

6.就像明星, 能經得起多大的詆毀 、辱罵 就有多高的知名度。老師提到福祿猴事件,很好地可以給予啟示的反轉版本。

7.如何對待當下,看你把時間用于哪兒, 不止于刷手機信息, 而是哪怕零碎時間完全都可以拿來拉高人生維度、 各種版本 或者用于練習視覺、 畫面語言 或者僅僅是觀察硬幣, 觀察我們的手,對身邊的事物, 看能否畫出來 或者僅僅是向潛意識發問, 或者覺知當下,選擇如何度過自己的當下。

8.老師不僅接觸西方先進的物理科學研究,更是打通了東方經典傳統,如提到《山海經》、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五代導引圖》,啟示:不需要糾結于大學選錯了專業,還有從事的行業,完全可以跨界、 發散、 互相融合與貫通,? 不僅感性的文科或者嚴謹邏輯的理科, 都能做到極致, 所以真的是什么都有可能。

9.波即能量,任何物質 、信息都是頻率波,如果有負面的能量,就會像漣漪那樣一圈圈擴大波及更多,但是只要有正能量發散過來,比如一縷陽光,就會慢慢地轉化成正能量場。這部分是放映了一組動畫,散亂的波紋轉換成綠色花開、煥發生機 。同樣地一組動畫展示財富就是流動的能量,調整自己的能量狀態。

10.潛意識像是地下水,我們像是在地球表層不同位置的井,其實可以借由深層的下探而彼此相連,潛意識是互相連接的,積極開發利用潛意識,就像達芬奇,他的興趣廣泛,除了在繪畫、雕塑和建筑頗有造詣之外,在科學、音樂、數學、工程、文學、解剖學、地質學、天文學、植物學、歷史和制圖方面都是專家。還有柳比歇夫等諸多大家都是好多領域都有很高的建樹。同樣的對自己也是有這樣的潛力,僅僅就是打破限制,有絕對的自主選擇權去發揮生命,選擇二次重生,選擇靈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